当前版:04版
端牢饭碗, 靖边这样做
    收获马铃薯。刘保 摄

    高标准农田耕种现场。刘保 摄

    玉米丰收。 刘保 摄

  鱼玉军 苟婷 陈治武
  靖边是陕北玉米、马铃薯主产区之一,属于国家新一轮划定的西北马铃薯优势区重点县之一。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靖边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关于粮食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不减、粮食总产量稳定。
  遏制耕地“非粮化”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靖边县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明确永久基本农田要优先用于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粮食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料、蔬菜等农产品生产,丘陵沟壑地区一般耕地可用于饲草饲料种植,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对照耕地中永久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图斑,今年,靖边对全县168万亩耕地“非粮化”问题及耕地撂荒情况进行逐户逐地排查,掌握每一块永久基本农田当前用途和“非粮化”地块承包户主、位置、面积、种植作物类型等详细信息,并调查掌握耕地撂荒地块情况,建立了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块地。
  根据耕地“非粮化”问题摸排结果,靖边对产业发展中形成的耕地“非粮化”问题实行平稳有序退出。对非法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严肃执法,限期退出。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苗木种植、在非优生区发展特色产业(林果业)的要率先退出。其他“非粮化”行为逐步退出。
  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2021年,靖边县农作物播种面积161.56万亩,完成撂荒耕地复种面积4.11万亩,粮食作物面积达108.087万亩。
  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是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的重要抓手。2021年初春,塞上大地刚刚解冻,在靖边县天赐湾镇银湾村,十几台大型机器已整装待发。随着一声号令,涉及11个镇、18个行政村的靖边县2021年度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正式开工。
  经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和农田输配电等系列工程,如今,该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完成投资6181.33万元。
  昔日干旱坡地,如今变成水浇梯田。刚刚过去的金色秋天,在银湾村新建的2000高标准农田上,村民首次迎来了玉米马铃薯大丰收。“我们的马铃薯从之前亩产一千多斤到今年近万斤,玉米产量也实现了大跨越。群众常夸耀,我们好几辈人,也没种过这么好的地!”银湾村党支部书记申飞说。
  不仅如此,靖边县2021年度的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紧随其后,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即将开工实施。
  近年来,靖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2.7万亩,实现节水35%、节肥30%,有效提高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县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全力实现“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切实促进群众增产增收,有力推进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为了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靖边县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及时查处非法违规占用耕地和在耕地上非法取土、堆放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污染耕地等毁坏耕地行为,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及时制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从事林果业、挖塘养殖水产或从事其他毁坏种植条件的活动,以及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对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管护,靖边县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与镇村签订基础设施管护责任书187份,将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块的农业基础设施管护责任落实到经营主体,并督促和指导经营主体加强设施管护。与此同时,该县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长效监管机制,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监管手段,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作物品种和面积进行动态监测,并建立粮食功能区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更新粮食功能区电子地图和数据库,实现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粮食作物种植的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划定的41.04万亩玉米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数据库查验、现场比对、排查清理,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回头看’专项行动自查督查工作,共发现4个镇、6个村、6个片块和7个地块中存在苗圃、拱棚等农业设施,共量算面积99.15亩,我们将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靖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翔宇说。
  鼓励支持粮食生产
  今年6月至8月,靖边范围内出现重旱,无降水日数达30天以上,为近10年同期干旱强度最高年份。
  “那几天正是马铃薯开花结果的关键时期,一旦受旱减产,对我家的影响不可估量。”承包种植了500亩马铃薯的伊当湾农民罗鹏飞谈起那段旱情,至今心有余悸。
  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靖边县委、县政府按照“抗旱保粮”的总要求,及时研判旱情趋势,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开展抗旱保粮工作。
  靖边县安排“统防统治”专项资金50万元,启用植防无人机12架350次,带动各类经营主体租用无人机40台,全面投入到抗虫保粮工作中,取得了虫口夺粮的阶段性胜利。全县广大农业技术专家和包村包抓技术干部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积极配合镇村因地制宜科学配置水资源,调度一切可调水源,采取节水补灌等技术,努力使旱灾损失降到最低。为了不失时机,县人影办组织人工增雨作业14轮(次),消耗高炮弹1100余发,火箭弹14枚,在全县飞机增雨作业5架(次)。与此同时,靖边多方筹措资金,全部用于农业抗旱救灾应急补救措施、人饮安全工程、电力保障等方面。
  “当时,县上派技术人员到我家地里进行现场指导,还对我们村灌溉设备进行及时维护抢修,保障灌溉电力供应。今年,我家马铃薯平均亩产可达8000斤!”罗鹏飞高兴地说。
  在这一场全县上下抗旱救灾保粮行动中,全县共投入抗旱救灾资金1821万元,参与抗旱救灾技术人员2200人(次),完成新打抗旱机井61口、维修160口,建成“五小水利”工程31个,建成高抽站8处,铺设灌溉管网57.1公里,安装变压器76台,架设输变线路78.04公里,病虫害防控防治面积10.44万亩,喷洒抗旱剂1.78万亩,受旱作物灌溉次数8572次、面积8.215万亩,尽力挽回旱灾损失,确保全县粮食安全。
  2021年,靖边县以实施中央和省市项目为抓手,重点在东坑、宁条梁、新桥农场地下水超采区以及中南部旱作农业区,建设玉米、马铃薯等水肥一体集成高标准示范区2.564万亩;建设高标准抗旱抗逆技术示范区6048亩,推广软体集雨窖集雨补灌技术4000亩,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1万亩;在地下水超采区建成自动水肥一体化示范点3个,覆盖面积2300亩;开展马铃薯、玉米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制度试验,较为准确地探索出北部风沙滩区土壤条件下马铃薯、玉米的灌溉和施肥模式。
  为实现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齐头并进,靖边县全面完成18个镇(街道)、场实际种粮面积119.90万亩的应兑付工作,按照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不低于每亩10元的标准计算,兑付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1199万元,极大地调动起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同时,该县通过重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农机购置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业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开展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努力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范围,降低粮食生产风险。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随着靖边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稳步推进、科技装备支撑的不断强化、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制度的逐步健全、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全面落实,靖边粮食生产基础更加稳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靖边大地到处呈现出壮丽的丰收图景。 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