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家乡那条河

  李保存

  我的家乡在商南县过风楼镇县河口村,村因“河”而得名,“河”因村而出彩。
  在商州境内的秦岭主脊南坡,孕育了本市最大的一条河流,因其流经商州,祖祖辈辈把它叫作“州河”。在州河源头向东约100公里,秦岭支系的蟒岭也孕育了一条河,流经商南县城,人们叫它“县河”,县河是州河一条并不算大的支流。州河沿东南方向流到50公里处,县河由北向南流到46公里处,在一个呈直角的丁字口,这两个“本家兄弟”亲切地汇合了。丁字口的东北角,就是我们村几十户人家世代居住的地方,我的青少年时光就是在那里度过的。两条河分别走州过县,交汇在一个小村子,这缘分还真是不一般。
  县河流经我们生产队仅有一公里就汇入州河。就是这一公里,河水在此回旋,河流呈现“S”形,自成一个小世界。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这条河流造福于民,大放异彩。
  那时候的天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特别冷,夏秋季雨水特别多。每年7月到10月,山地气候多变,经常下十天半个月的雨,导致两河水位上升,山洪暴发。州河流量大、水流急,把县河洪水推回五百多米远,在姜家湾处形成300多亩宽的水面。那时,生产队组织青壮年小伙,穿着短裤在齐腰深的水里,突击抢掰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玉米棒子。虽说大水给秋粮造成减产,但是洪水退去,留下肥沃的淤积泥土,播种小麦就不用施农家肥了。开年后,绿油油的麦苗长得比脚脖子还高。到了夏天,开镰收割时,只见麦浪翻滚,穗大粒圆,十分喜人。山区平地、滩地比较少,这块地是生产队最平展、最肥沃的土地,也是几十户人家的“小粮仓”。
  那个年代缺粮少油,“瓜菜代”是山区百姓的生活常态,但我们村几十户人家过的是“亦农亦渔”的生活。夏秋季节,有时州河发大水,滚滚浊浪浩浩东去,而县河却风平浪静,水清而缓。州河的鱼被泥水呛得待不住了,就溯流而上到县河“避难”。我们在岸边寻找鱼群,一旦发现它们集中在哪处,立马往鱼群上中下三个方位扔自制的炸药瓶,一次就能收获几斤到十几斤的鱼。平时,我拿一根细钢筋条,逆着河水蹚,不过五百米就能抽打到两三斤鱼。在河边,我把所有鱼破肚取肠洗净后,拔一根水蒿打个结,串起一尺多长的鱼串,喜滋滋地拎回家了。家里没有油,母亲把小鱼挂起来晒干,大一点的鱼往肚子里抹一点盐,用桐树叶包起来,做饭时,往火灰里一埋,三分钟后刨出来,剥去树叶,拍去草灰,尽享这没有调料的美味。
  这条河在变,村子也在变。姜家湾子几百亩地栽上了杨树和其他树苗,一片绿色,郁郁葱葱。从两河交汇处到镇政府,河堤被抬高加固,建起了大理石围栏,铺了人行道,成了百里丹江画廊景观最亮丽的一部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