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基层见闻
神木:“粮改饲”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本报讯(记者 何艳艳)10月20日,位于神木市锦界镇河湾村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收割机正在收割青贮玉米并将其粉碎,多辆运输车有序地装车运输送往渡口村的恒景肉牛养殖场。今年,恒景肉牛养殖场不仅将河湾村流转土地作为企业牧草基地,种植青贮玉米,还收购当地村民的牧草,并吸纳村民到养殖场务工,让村民们有了稳定的收入。
  “我今年种植十几亩青贮玉米,全部卖给恒景肉牛养殖场了。不仅如此,我还在此打工,年收入八九万元。”在恒景肉牛养殖场给牛喂食料的河湾村村民李永军说。
  据了解,该养殖场主要以西蒙塔尔肉牛规模化养殖为主,是神木市大型肉牛养殖基地,公司喂养1750头肉牛,每年需要上万吨的青储饲料。
  “青贮玉米碾碎填入青贮窖,填满后再铺上塑料篷布盖上土进行封闭,经过发酵后变成柔软多汁、适口性好的粗饲料,具有‘草罐头’的美誉,是牛羊牲畜的主要食料之一。”该养殖场负责人赵玉军说,“目前养殖场与锦界镇河湾村、渡口村周边五六个村村民达成协议,对村民所种植的青贮玉米进行全部收购,青贮饲料价格运输到养殖场每吨400元,可带动周边130多户增收,每户能增收2000多元。”
  中鸡镇庙壕村种植大户孟占丙就是收益的村民之一。他今年种植苜蓿500亩,种植、收割全是机械化,一天能作业100多亩,全部都被周边大型养牛、养羊场收购。
  孟占丙说:“苜蓿一年产3茬,每亩产1吨左右,按现在的行情来算,年可收入100多万元。”
  “粮改饲”项目是国家出台调整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近年来,神木市依托大中型养殖场,引导农民种植饲草,以养牛羊产业促进饲草产业发展,同时由龙头企业收购,有效带动群众发展商品牛羊的养殖。
  神木市农业农村局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高军军介绍,该市已连续5年被列为国家“粮改饲”项目试点县,今年在“粮改饲”项目实施中,抓紧动快,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按照当地季节气候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全面提升种、收、贮、用综合能力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市种植青贮玉米10.25万亩,收储青贮饲料16.42万吨。近年来,饲草产业市场行情较好,养殖企业效益好,助推了神木市肉牛、肉羊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