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渭南:逐梦沃野绘新景
  王军锋 夏莲
  绿水青山、风景如画、民风淳朴……初秋时节,行走在秦东大地乡村间,一处处村居错落有致,一片片沃野收获希望,一户户农家守住乡愁,犹如置身于一幅秀雅灵动的美丽画卷中。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中,渭南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助推乡村发展
  从6月份开始,大荔县苏村镇苏村村民潘安枝就忙个不停。每年6月~7月正是黄花菜的采收季节,他不仅要忙着收获家里的4亩黄花菜,还要忙着四处收购周边村民种植的黄花菜。不过,就算忙得不可开交,他也乐在其中。“今年市场行情好,干菜一斤20多元,鲜菜3元多一斤,丰产又丰收,人都有干劲。”这些年,靠着黄花菜,潘安枝全力支持两个女儿的求学梦,一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如今,苏村镇黄花菜种植面积有1.6万亩,收购黄花菜较大的客商约15家,专业合作社60余家,加工户300余户,直接服务于黄花菜加工销售产业有3000余人。黄花菜已成为苏村镇的特色产业之一,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在秦东广袤的田野上,特色产业托起了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梦,正在为农民打开一扇扇增收的新大门。
  渭南市充分发挥特色现代农业在全省的领先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富平、蒲城奶山羊产业集群规模逐步壮大,白水苹果、大荔冬枣、澄城樱桃等水果区域公用品牌美誉度不断提升。1月~6月,全市瓜菜产量215万吨,种植23个种类360多个品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渭南市已成为陕西名副其实的“米袋子”“果盘子”“菜篮子”“肉案子”“奶瓶子”。
  擦亮美丽乡村底色
  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文化墙让街道明亮起来,也让小乡村有了浓浓的文化味道;潺潺流水在村边的小河里流淌,河边的水车悄悄转动;文化广场上,戏曲爱好者吼着老腔,浑厚激昂的音调,引得围观群众也跟着一唱一和,声音从村头传到村尾……傍晚,走进华州区柳枝镇张桥村,仿佛跌入梦中故乡,乡愁、乡音、乡党,交织在一起,生动地演绎着幸福家园的“田园梦想”。
  留住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建设美丽家园,才能让农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渭南以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为重点,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进行了进一步的整治提升。截至5月底,全市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1万余吨,发动群众投工投劳49万余人次,累计摸排农村户用厕所13万个,新建农村户用厕所1万余个,合阳县、华阴市两个二类县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均达到85%以上。全市93.06%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观,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青山绿水之间,秀美活力的乡村新貌愈加清晰,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正在广袤的秦东大地铺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