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
——寿光归来看现代农业之三

  ■ 贺小巍
  一棵菜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一个标准创造的价值却可能是无限的。
  伴随着40余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一路壮大的“寿光模式”在新的时代不断地丰富和展现出新的内涵。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从简单的输出产品、输出技术向输出标准、输出机制的转变就是其最大的特征。
  在工业化生产体系中,有一句话叫: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做标准的企业就是行业的标杆和领头羊,它既是标准的制定者,也是标准的输出者。寿光作为种菜起家的蔬菜大市,已经远远超出了种菜、卖菜、贩菜的低端营销模式,而是以工业化思维和工业化模式来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加快集成了一批蔬菜全产业链寿光标准,逐步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谁制定标准,谁就拥有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占领制高点。2018年7月,由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政府联合建立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户寿光,由4名院士领衔6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启动118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研制工作,已编制37种蔬菜的54项生产技术规范,其中日光温室番茄、黄瓜两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填补国内空白。有了标准化,就有了规模化,种菜不再看时辰、凭经验,而是“卡着尺子种菜、照着单子施肥”,不仅产量上去了,品质也随之上去了。在占据蔬菜种植标准制高点之后,寿光成立了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向全国打包输出“寿光模式”。先后在江西、陕西、四川、西藏等地建立了大型蔬菜基地,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现代农业怎样走向现代、如何推动规模化?可以说是困扰很多地方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现实课题,而寿光却通过多年的专注和深耕,蹚出了一条很好的路径。科技助力、品牌鸣锣、标准化开道,推动低效产业向高效产业转变、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单纯种植向产业集群转变,一步步走来,最终创新提升成为蔬菜种植的“寿光模式”。
  思路一变天地宽,跳出农业看农业,在“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和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下,寿光用一棵菜创造的产业奇迹,在其他地方能不能用一个果、一粒米、一根苗创造出来,这恐怕也是我们需要思考和着力的重中之重。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