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农家书屋里的故事
有礼村的“四喜”变化
  牟凯

  在我们陈仓区,有这样一个村子,叫“有礼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听老一辈的人相传,在明朝时,这个村子的人因讲道理打赢了一场官司,于是就叫“有礼村”。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我经常深入农村,听说很多有关书屋的故事。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有礼村农家书屋的故事。
  每到下午,有礼村的农家书屋就渐渐热闹起来,把家里的农活收拾利索的村民三三两两来到在这里,捧起了书报各自阅读,时不时还相互讨论。有礼村自从办起了农家书屋,村民不仅学到了不少农业知识,还减少了许多矛盾纠纷,村子里的文化氛围也浓厚了。
  据了解,有礼村的书屋是1985年由村里部分老人自发兴建,后来并入农家书屋,现在成为陈仓区图书馆基层服务的一个点。图书管理员由村里的一些有文化的老人担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目前,书屋配备了农业、法律、文学等方面的图书2485册。农家书屋的建立不仅使村民掌握了许多种植技术和市场信息,还促进了一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经验的推广,呈现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新气象。
  村党支部书记贾让让告诉我,自从有了农家书屋,有礼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那就是出现了“四多四少”的现象:勤劳致富的多了,喝酒赌博的少了;相信科学、科技致富的多了,疑神疑鬼、搞封建迷信的少了;思想解放、崇尚文明的多了,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少了;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多了,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的少了。
  一本好书能提高人的知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农家书屋给农村带来了新变化,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不但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还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今天,在保障农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中,农家书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礼村农家书屋每天下午开放,节假日全天开放,它已经成为村民身边的知识宝库和精神家园。近年来,陈仓区图书馆与有礼村结对开展“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先后为村子送去图书、桌椅、投影仪及音响等书籍和设备。作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希望有礼村积极营造阅读氛围,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推动村民读书热情,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