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空港新城:设施农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设施农业已成为空港新城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村民苏鲜花在大棚里播种甜瓜秧苗。
村民魏秀格在龙岩村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专家在传授葡萄种植技术。
陈尚和妻子杨媚嵛采摘圣女果。
兴园家庭农场大棚里的“碧娇”圣女果已经成熟。
龙岩村大棚里的“博洋”蜜瓜即将成熟。
本报记者 孙金龙 文/图
四月下旬,伴随着春风细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辖区近400座农业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有的播种吊篮西瓜、甜瓜种苗,有的细心呵护刚刚长出的网纹瓜、羊角蜜,还有的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圣女果。大家种下“希望苗”,收获“致富果”,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空港大地徐徐展开。
致富棚带来了新希望
“油麦菜、菠菜、茼蒿这些绿叶菜3月底已全部销售。现在,我们重新整地覆膜,种上了甜瓜。再过几个月,甜瓜就能上市了。”走进空港新城北杜街道龙岩村的设施大棚,看着绿油油的瓜苗,村委会副主任魏苏周高兴地说。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龙岩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20年9月,依托本村优势,村委会成员带头集资建设施大棚,开始发展设施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带领村民创收。截至目前,龙岩村村集体已经建设温室大棚17座、拱棚12座,共计80余亩。主要种植油麦菜、菠菜、茼蒿、西红柿、圣女果、黄瓜、甜瓜等各类蔬菜瓜果。
“刚开始谁心里也没底,我们村干部就带头入股先干起来,等村民们看到收益,大家自然会支持。”龙岩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运动很理解村民的担忧。
谷雨时节,龙岩村部分大棚里的第一茬甜瓜已经成熟,开园当天就卖出了60箱,收入4800元,后续的订单源源不断涌来。
如今,蔬菜瓜果逐渐上市,销售火爆,大棚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部分村民到大棚工作,也拿到了稳定的工资,他们对设施大棚开始有了信心。
“一天能挣70元,加班还有加班费,离家近,还能顾上家。”大棚里,龙岩村村民王菊花正和其他村民给甜瓜苗覆膜。“平时浇水、覆膜、采摘啥都干,还有礼泉、泾阳的人到咱这棚里干活哩。”王菊花介绍,因为大棚蔬菜瓜果供不应求,春节期间大家也没休息,收入都增加了。
“等今年夏季瓜果销售完了,我们计划开个会给大家算算经济账,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大棚种植,带领大家增收致富。”魏运动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计划再新增20座大棚。这圣女果品种是‘碧娇’,品质好、耐储存,所以一斤可以卖10元左右。”离龙岩村不远,空港新城杨家寨村兴园家庭农场的大棚里,果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一株株一串串饱满的圣女果悬挂枝头,煞是好看,陈尚和妻子杨媚嵛正带领工人采摘。
杨媚嵛是土生土长的空港人,而陈尚则是河北保定人。杨媚嵛从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毕业后,和陈尚一起在河北保定一家国企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两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为何放弃城市体面工作,干起了家庭农场?
“国家这些年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我觉得干大棚肯定错不了,所以和她商量一起回乡创业。”言语间,陈尚已经把自己当作了空港人,两人回到杨媚嵛老家杨家寨村,于2019年和家人一起建起了10座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圣女果、甜瓜等果蔬。“一座大棚一年的利润大约3.5万元,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浇水、吊腕、授粉、杀菌、采摘……说实话棚里的活干着挺累,但我们有心劲儿,计划再增加20座大棚,把家庭农场规模做起来。”杨媚嵛表示,在大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从水电接通到技术培训,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和街道都给予了指导帮助,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并不断扩大规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这是我们从江苏引进的种苗,等试种成功,可以面向当地农户推广。”在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大棚里,正查看新引进的“绿凤凰”西瓜种苗的陕西空港城乡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土地经营部负责人李晓光说,绿油油的种苗是希望,更是财富。
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空港新城太平镇,占地面积1146亩,先后荣获“西安市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西安市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称号。目前已建成18座日光温室大棚、5座三联栋智能温室以及4座拱棚。
“我们园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平台化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示范效应,带动空港的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李晓光说,不同于普通的设施大棚,空港临空示范园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将“平台管理服务”“订单农业”“合作种植”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吸纳辖区农户参与种植经营,共同致富。示范园正大力培育“绿凤凰”西瓜、“泾番一号”水果西红柿等优良品种,还会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培训,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近年来,空港新城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实现了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循环。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在底张街办师家寨村、陈马村,北杜街办杨家寨村、龙岩村和太平镇等地已发展设施蔬菜1085亩、温室大棚314座、拱棚63座。
在品牌建设方面,空港新城已成功申报集体商标“北杜甜瓜”“北杜西红柿”“太平红杏”、地理标志商标“太平大枣”等,培育了多个“金字招牌”,促进农副产品附加值增长。
“有了品牌,再加上政策支持和贴心服务,村民现在越干越有劲。”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干部杨博说,空港新城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兑现各类政策性惠农补贴,还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建立蔬菜产销信息动态监测体系,让村民对发展设施蔬菜充满干劲。
2020年,空港新城协助辖区大棚种植户采取订单销售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实现产量2880吨,综合产值达1152万元,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辖区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发展设施农业就是空港新城加快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抓手。”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高级主管韩冰表示,下一步,空港新城不断强化标准意识、产品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设施农业抓出特色、抓出品牌,为村民拓宽致富渠道,也为空港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村民苏鲜花在大棚里播种甜瓜秧苗。
村民魏秀格在龙岩村大棚里采摘西红柿。
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内专家在传授葡萄种植技术。
陈尚和妻子杨媚嵛采摘圣女果。
兴园家庭农场大棚里的“碧娇”圣女果已经成熟。
龙岩村大棚里的“博洋”蜜瓜即将成熟。
本报记者 孙金龙 文/图
四月下旬,伴随着春风细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辖区近400座农业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有的播种吊篮西瓜、甜瓜种苗,有的细心呵护刚刚长出的网纹瓜、羊角蜜,还有的忙着采摘已经成熟的西红柿、圣女果。大家种下“希望苗”,收获“致富果”,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空港大地徐徐展开。
致富棚带来了新希望
“油麦菜、菠菜、茼蒿这些绿叶菜3月底已全部销售。现在,我们重新整地覆膜,种上了甜瓜。再过几个月,甜瓜就能上市了。”走进空港新城北杜街道龙岩村的设施大棚,看着绿油油的瓜苗,村委会副主任魏苏周高兴地说。
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龙岩村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20年9月,依托本村优势,村委会成员带头集资建设施大棚,开始发展设施果蔬种植产业,示范带领村民创收。截至目前,龙岩村村集体已经建设温室大棚17座、拱棚12座,共计80余亩。主要种植油麦菜、菠菜、茼蒿、西红柿、圣女果、黄瓜、甜瓜等各类蔬菜瓜果。
“刚开始谁心里也没底,我们村干部就带头入股先干起来,等村民们看到收益,大家自然会支持。”龙岩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运动很理解村民的担忧。
谷雨时节,龙岩村部分大棚里的第一茬甜瓜已经成熟,开园当天就卖出了60箱,收入4800元,后续的订单源源不断涌来。
如今,蔬菜瓜果逐渐上市,销售火爆,大棚的经济效益逐步显现。部分村民到大棚工作,也拿到了稳定的工资,他们对设施大棚开始有了信心。
“一天能挣70元,加班还有加班费,离家近,还能顾上家。”大棚里,龙岩村村民王菊花正和其他村民给甜瓜苗覆膜。“平时浇水、覆膜、采摘啥都干,还有礼泉、泾阳的人到咱这棚里干活哩。”王菊花介绍,因为大棚蔬菜瓜果供不应求,春节期间大家也没休息,收入都增加了。
“等今年夏季瓜果销售完了,我们计划开个会给大家算算经济账,吸引更多村民参与大棚种植,带领大家增收致富。”魏运动对于未来充满信心。
“我们计划再新增20座大棚。这圣女果品种是‘碧娇’,品质好、耐储存,所以一斤可以卖10元左右。”离龙岩村不远,空港新城杨家寨村兴园家庭农场的大棚里,果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一株株一串串饱满的圣女果悬挂枝头,煞是好看,陈尚和妻子杨媚嵛正带领工人采摘。
杨媚嵛是土生土长的空港人,而陈尚则是河北保定人。杨媚嵛从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毕业后,和陈尚一起在河北保定一家国企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两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为何放弃城市体面工作,干起了家庭农场?
“国家这些年越来越重视农业发展,我觉得干大棚肯定错不了,所以和她商量一起回乡创业。”言语间,陈尚已经把自己当作了空港人,两人回到杨媚嵛老家杨家寨村,于2019年和家人一起建起了10座温室大棚,种植西红柿、圣女果、甜瓜等果蔬。“一座大棚一年的利润大约3.5万元,我觉得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浇水、吊腕、授粉、杀菌、采摘……说实话棚里的活干着挺累,但我们有心劲儿,计划再增加20座大棚,把家庭农场规模做起来。”杨媚嵛表示,在大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从水电接通到技术培训,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和街道都给予了指导帮助,让自己能够坚持下来并不断扩大规模。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这是我们从江苏引进的种苗,等试种成功,可以面向当地农户推广。”在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大棚里,正查看新引进的“绿凤凰”西瓜种苗的陕西空港城乡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土地经营部负责人李晓光说,绿油油的种苗是希望,更是财富。
空港临空生态农业示范园位于空港新城太平镇,占地面积1146亩,先后荣获“西安市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和“西安市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称号。目前已建成18座日光温室大棚、5座三联栋智能温室以及4座拱棚。
“我们园区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动平台化管理服务模式,发挥示范效应,带动空港的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李晓光说,不同于普通的设施大棚,空港临空示范园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营,将“平台管理服务”“订单农业”“合作种植”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吸纳辖区农户参与种植经营,共同致富。示范园正大力培育“绿凤凰”西瓜、“泾番一号”水果西红柿等优良品种,还会定期组织农技专家开展培训,将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近年来,空港新城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一步实现了农业增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循环。截至目前,空港新城在底张街办师家寨村、陈马村,北杜街办杨家寨村、龙岩村和太平镇等地已发展设施蔬菜1085亩、温室大棚314座、拱棚63座。
在品牌建设方面,空港新城已成功申报集体商标“北杜甜瓜”“北杜西红柿”“太平红杏”、地理标志商标“太平大枣”等,培育了多个“金字招牌”,促进农副产品附加值增长。
“有了品牌,再加上政策支持和贴心服务,村民现在越干越有劲。”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干部杨博说,空港新城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兑现各类政策性惠农补贴,还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建立蔬菜产销信息动态监测体系,让村民对发展设施蔬菜充满干劲。
2020年,空港新城协助辖区大棚种植户采取订单销售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全年实现产量2880吨,综合产值达1152万元,设施蔬菜产业已成为辖区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乡村要振兴,产业须先行,发展设施农业就是空港新城加快乡村振兴的一个有力抓手。”空港新城农业农村局高级主管韩冰表示,下一步,空港新城不断强化标准意识、产品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规模意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把设施农业抓出特色、抓出品牌,为村民拓宽致富渠道,也为空港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