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话说清明节
  编者按:又到一年清明时,细雨纷纷寄哀思。人们扫墓祭祀,悼念逝去的亲人,踏青游玩,亲近自然,既是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记忆,也是弘扬绵延千年的传统文化,寄托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李志宏
  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渐渐融合了寒食节的习俗。古时我国南北风俗各异,唐代以前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因与清明节日期相近。宋元时期,清明节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并融汇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等习俗。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上坟扫墓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每逢清明节,“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古诗也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上坟、扫墓、祭祖,这些纪念仪式成为人们对先人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尽心的具体表现。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按阳历来说,清明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洁齐而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机。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风俗,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如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古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可见清明时节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
  这样一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清明其实有两层含义,那就是,时也清明,政也清明。介子推在遗诗中向晋文公谏言“勤政清明复清明”,意思是要保持勤政、廉洁、清明,决不能做个昏君。人们在祭祖或踏春时,是否知道清明节的历史源远流长?我想古人的精神应流入民族的血液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成为我们源自内心的自我责任。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