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一颗“小葡萄”成就“大产业”
丁秋玲(左)和同伴在日光温室大棚里为葡萄树掐丝、整穗。
李安民将树叶、杂草埋进地里,为接下来的机械化清园打好基础。
朱金来正在园子里将多余的枝条剪掉。
葡萄已成为临渭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资料图)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1亩葡萄能卖几万元?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北七村3组村民刘铁虎的回答令人吃惊:将近9万元!
2020年是刘铁虎的7亩阳光玫瑰正式挂果的第一年。进入采摘期后,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因为外形佳、品质好被客商抢购一空,卖出了62万元的好价钱。
近年来,临渭区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截至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值39亿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临渭葡萄”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1 引进新品种 叫响品牌拓新路
3月10日,一场春雨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渭北葡萄产业园的6号日光温室大棚里满目葱茏,生机盎然。一株株葡萄树姿态各异,青翠欲滴的叶片下掩藏着一穗穗米粒大小的葡萄,丁秋玲和几个姐妹正忙着掐丝、摘心、整穗。
“这个品种是阳光玫瑰,最近我们正把枝干顶端新长出来的叶子掐掉,目的是为了防止葡萄树疯长。”站在长凳上的丁秋玲仰着头,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慢。
丁秋玲是临渭区下邽镇南七村人,在渭北葡萄产业园务工12年了。除了每天能挣80元外,她还学到了管理葡萄的手艺。“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葡萄树,大部分品种是红提。像这种高端品种比较少,管理上要更加精细。”丁秋玲一边忙活,一边给记者介绍。
随行的临渭区葡萄研究所所长王录俊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栽植面积最大的葡萄品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红地球”,也就是当地果农俗称的“红提”。
“由于好管理、硬度大、耐运输,红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加上夏黑、阳光玫瑰、克伦生等优质新品种,目前全区葡萄栽植面积达26万亩,占全省的35.7%。”王录俊说,作为全省唯一的葡萄研究所,为了解决葡萄种业“卡脖子”问题,除了筛选引进的品种外,2016年他们开始杂交育种,目前创制的新种质达200余株,有望在两三年内审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为了将“临渭葡萄”品牌做大做强,临渭区几任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他们积极开展对外推介活动,在国内主销区、大城市举办专场推介会和展销会,设立直销窗口,并印发宣传彩页和种植大户、诚信经纪人联系卡等。
“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十强区”“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拥有一系列荣誉的“临渭葡萄”,不仅调动了当地群众发展葡萄产业的积极性,也拓展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和果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2 推广新技术 每年增收10亿元
“老李,你今天又过来了?”
“这两天家里农活少,我到咱这来干干活、取取经。”
3月10日,见到正在临渭区葡萄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里干活的李安民,王录俊大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王所长,你给咱讲一下,最近葡萄作务方面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咱这个基地有110多个品种,就拿露天红提来说,惊蛰时节过后不宜再剪枝了。”王录俊顺手扯过一条枝说,“像这种大一点的刀口,最好涂点石硫合剂杀菌消毒。这两天抓紧时间清园,把带病菌的树叶、杂草埋到地里。还有一点要记住,避雨棚一两年就得换一次膜布。”
看到王录俊给老李现场示范讲解,远处干活的几个村民赶紧围拢过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听了一次精彩的线下授课。
“平时没事了就来这务工,不光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学到一些新技术。刚才王所长说的避雨棚,我之前就不愿意弄,觉得白花钱。”李安民说,他是下邽镇坡里村人,家里有4亩葡萄园,以前不会管理果园吃了大亏。
“2014年9月雨水比较多,好多葡萄都烂了,赔得一塌糊涂。”想起几年前的情景,李安民深有感触,“再看看搭了避雨棚的,人家的葡萄成了抢手货,咱是后悔莫及呀!”
第二年,李安民赶紧搭起了避雨棚,1亩地算下来投资2000元,政府补贴300元。当年,他尝到了甜头,每亩多卖了6000元。
现在,临渭区80%的果农都搭起了避雨棚,光这一项技术,每年能为果农增收10亿元以上。
“目前我们的贮藏保鲜技术也已研发成功,新鲜葡萄至少存放4个月以上不会变质。下一步,我们要争取资金多建冷库,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红利。”王录俊说。
3 发展“大产业”葡萄结出“甜日子”
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着,下邽镇北七村党总支书记朱书全家的屋檐下,几位村民正围在一起聊天。
“金来,听说你去年卖了12万元,存折上的数字怕是已经过百万元了吧?”“快别取笑我了,谁不知道你们每年都能卖十几万元,腰里都有‘货’哩!”
看到大伙儿拿自己打趣,朱金来扭过头对朱书全说:“书记,让大家把这几年的成果拿出来‘晒一晒’,行不?”
“行呀,反正今天下雨呢,就当聊天呢。”朱书全拍了拍大腿说,“金来,你先说。”
“去年10亩地总共收入12万元,要是管得好一点,估计比这还多。”朱金来接着说,“这几年盖了两栋小洋楼,装修花了60多万元,加上俩儿子娶媳妇、孙子过满月没少花钱,多亏了这几亩葡萄园。”
“就是,我记得效益最好的那年,8亩地卖了将近18万元。”村民张维平接过话茬说,“葡萄就是咱们的‘致富果’,大家过上好日子都靠它呢。”
“还是要多学习、勤培训,科学种地、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个好收益。”北七村妇女主任张先红说,“听说过两天咱村还有一次葡萄大讲堂活动,到时候咱早早去占个好位子。”
2014年,北七村还是贫困村,全村3700口人,贫困人口就有460余人。自从发展葡萄产业以来,北七村就像“开挂”了一样,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收入也是一路攀升。
“目前全村葡萄栽植面积达4950亩,去年人均总收入超过2万元,收入在15万元至20万元的农户占到40%左右,目前就剩12户兜底户了。”朱书全告诉记者,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葡萄产业立了大功。
在临渭区,像北七村这样依靠葡萄产业脱贫致富的村子比比皆是。目前,渭河以北8个乡镇发展葡萄产业的村达85%以上,主产区户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70%的贫困户靠葡萄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全区已建立葡萄科技示范园50余个,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超过100个。全区6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100余项从事葡萄生产、技术、物资、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临渭葡萄’已经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王录俊高兴地说。
李安民将树叶、杂草埋进地里,为接下来的机械化清园打好基础。
朱金来正在园子里将多余的枝条剪掉。
葡萄已成为临渭区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资料图)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1亩葡萄能卖几万元?渭南市临渭区下邽镇北七村3组村民刘铁虎的回答令人吃惊:将近9万元!
2020年是刘铁虎的7亩阳光玫瑰正式挂果的第一年。进入采摘期后,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因为外形佳、品质好被客商抢购一空,卖出了62万元的好价钱。
近年来,临渭区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截至目前,全区葡萄种植面积达26万亩,年产值39亿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临渭葡萄”绘就了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画卷。
1 引进新品种 叫响品牌拓新路
3月10日,一场春雨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大地。渭北葡萄产业园的6号日光温室大棚里满目葱茏,生机盎然。一株株葡萄树姿态各异,青翠欲滴的叶片下掩藏着一穗穗米粒大小的葡萄,丁秋玲和几个姐妹正忙着掐丝、摘心、整穗。
“这个品种是阳光玫瑰,最近我们正把枝干顶端新长出来的叶子掐掉,目的是为了防止葡萄树疯长。”站在长凳上的丁秋玲仰着头,手上的动作一点也不慢。
丁秋玲是临渭区下邽镇南七村人,在渭北葡萄产业园务工12年了。除了每天能挣80元外,她还学到了管理葡萄的手艺。“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葡萄树,大部分品种是红提。像这种高端品种比较少,管理上要更加精细。”丁秋玲一边忙活,一边给记者介绍。
随行的临渭区葡萄研究所所长王录俊告诉记者,目前全区栽植面积最大的葡萄品种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的“红地球”,也就是当地果农俗称的“红提”。
“由于好管理、硬度大、耐运输,红提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加上夏黑、阳光玫瑰、克伦生等优质新品种,目前全区葡萄栽植面积达26万亩,占全省的35.7%。”王录俊说,作为全省唯一的葡萄研究所,为了解决葡萄种业“卡脖子”问题,除了筛选引进的品种外,2016年他们开始杂交育种,目前创制的新种质达200余株,有望在两三年内审定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
为了将“临渭葡萄”品牌做大做强,临渭区几任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他们积极开展对外推介活动,在国内主销区、大城市举办专场推介会和展销会,设立直销窗口,并印发宣传彩页和种植大户、诚信经纪人联系卡等。
“中国葡萄之乡”“中国水果十强区”“2015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拥有一系列荣誉的“临渭葡萄”,不仅调动了当地群众发展葡萄产业的积极性,也拓展出了一条助力乡村振兴和果农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2 推广新技术 每年增收10亿元
“老李,你今天又过来了?”
“这两天家里农活少,我到咱这来干干活、取取经。”
3月10日,见到正在临渭区葡萄研究所试验示范基地里干活的李安民,王录俊大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王所长,你给咱讲一下,最近葡萄作务方面有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咱这个基地有110多个品种,就拿露天红提来说,惊蛰时节过后不宜再剪枝了。”王录俊顺手扯过一条枝说,“像这种大一点的刀口,最好涂点石硫合剂杀菌消毒。这两天抓紧时间清园,把带病菌的树叶、杂草埋到地里。还有一点要记住,避雨棚一两年就得换一次膜布。”
看到王录俊给老李现场示范讲解,远处干活的几个村民赶紧围拢过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听了一次精彩的线下授课。
“平时没事了就来这务工,不光是为了挣钱,更重要的是学到一些新技术。刚才王所长说的避雨棚,我之前就不愿意弄,觉得白花钱。”李安民说,他是下邽镇坡里村人,家里有4亩葡萄园,以前不会管理果园吃了大亏。
“2014年9月雨水比较多,好多葡萄都烂了,赔得一塌糊涂。”想起几年前的情景,李安民深有感触,“再看看搭了避雨棚的,人家的葡萄成了抢手货,咱是后悔莫及呀!”
第二年,李安民赶紧搭起了避雨棚,1亩地算下来投资2000元,政府补贴300元。当年,他尝到了甜头,每亩多卖了6000元。
现在,临渭区80%的果农都搭起了避雨棚,光这一项技术,每年能为果农增收10亿元以上。
“目前我们的贮藏保鲜技术也已研发成功,新鲜葡萄至少存放4个月以上不会变质。下一步,我们要争取资金多建冷库,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红利。”王录俊说。
3 发展“大产业”葡萄结出“甜日子”
淅淅沥沥的小雨还在下着,下邽镇北七村党总支书记朱书全家的屋檐下,几位村民正围在一起聊天。
“金来,听说你去年卖了12万元,存折上的数字怕是已经过百万元了吧?”“快别取笑我了,谁不知道你们每年都能卖十几万元,腰里都有‘货’哩!”
看到大伙儿拿自己打趣,朱金来扭过头对朱书全说:“书记,让大家把这几年的成果拿出来‘晒一晒’,行不?”
“行呀,反正今天下雨呢,就当聊天呢。”朱书全拍了拍大腿说,“金来,你先说。”
“去年10亩地总共收入12万元,要是管得好一点,估计比这还多。”朱金来接着说,“这几年盖了两栋小洋楼,装修花了60多万元,加上俩儿子娶媳妇、孙子过满月没少花钱,多亏了这几亩葡萄园。”
“就是,我记得效益最好的那年,8亩地卖了将近18万元。”村民张维平接过话茬说,“葡萄就是咱们的‘致富果’,大家过上好日子都靠它呢。”
“还是要多学习、勤培训,科学种地、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个好收益。”北七村妇女主任张先红说,“听说过两天咱村还有一次葡萄大讲堂活动,到时候咱早早去占个好位子。”
2014年,北七村还是贫困村,全村3700口人,贫困人口就有460余人。自从发展葡萄产业以来,北七村就像“开挂”了一样,不仅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村民收入也是一路攀升。
“目前全村葡萄栽植面积达4950亩,去年人均总收入超过2万元,收入在15万元至20万元的农户占到40%左右,目前就剩12户兜底户了。”朱书全告诉记者,取得这么丰硕的成果,葡萄产业立了大功。
在临渭区,像北七村这样依靠葡萄产业脱贫致富的村子比比皆是。目前,渭河以北8个乡镇发展葡萄产业的村达85%以上,主产区户均收入达5万元以上,70%的贫困户靠葡萄产业走上了致富之路。
“目前,全区已建立葡萄科技示范园50余个,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超过100个。全区600余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有100余项从事葡萄生产、技术、物资、销售等系列化服务,形成了产前、产中、产后较为稳定的产业链。‘临渭葡萄’已经成了一张响当当的名片。”王录俊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