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黑脸书记”贾学红
本报记者 赖雅芬
3月5日,惊蛰时节,春意融融,万物竟发。清晨6时30分,苟村驻村第一书记贾学红已从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的家中出发,驱车赶往20公里外的帮扶村——王石凹街道苟村。
前一天晚上,在离开家十多天后,贾学红带着满身疲惫踏进家门。“你还舍得回来?是不是又没有换洗衣服了?”妻子王莉辉责怪着,语气中却是藏不住的欣喜。孩子们围拢过来,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这一幕,让这个常年驻村的男人眼眶一热,背过身悄悄抹了把眼泪,贾学红一把将妻儿拥在身前,久久不愿松手。
“爸爸,你怎么又变黑了呢?”“黑一点难道不好吗?黑是本色,黑了才结实嘛!”面对女儿的询问,贾学红嘿嘿一笑。
贾学红2017年4月从印台区教科体局到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之后,曾经的“白面书生”,几个月就变得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黑脸书记”。
别看“黑脸书记”脸黑,干得可都是大实事。
“235户8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86人,贫困程度不容乐观。”刚一进村,了解到村上的实际情况,贾学红便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时,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既然来扶贫,就要干事。到底咋干?重点是啥?突破口在哪儿?一番思量后,贾学红确定了工作思路:先抓班子、带队伍,实现党建领航;再强产业、促增收,夯实脱贫基础;然后打基础、建平台,增强发展后劲。
说干就干,贾学红立马着手开始抓党建工作,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两个月后,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将村上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贾学红和村干部商量后,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利用村上现有的合作社,引导群众种植连翘和苦参。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种,害怕销路问题。贾学红跑前跑后争取到项目支持,耐心做群众工作,并给群众承诺:合作社每亩补贴300元,药材成熟后统一回收。这才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大家积极投入到中药材种植中。
只有一种产业,结构太过单一,应该学会“多条腿”走路。2018年,贾学红和单位领导同事经过几个月考察后,开始发展肉鹅饲养项目。从施工建设到出售,他带头吃住在村上,全程跟踪,3个多月后,肉鹅开始见效分红。
之后,他又开始张罗着修建羊场、种植牧草等,经过几年努力,村集体经济每年固定收入30余万元,村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在抓经济、促脱贫的同时,贾学红把每一个村民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贾书记一次又一次帮我们联系医院,申请救助,处处为我们着想。前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贾书记给我打电话打不通,他担心我一路跑着过来,看到我安然无恙,这才放心了。”身患疾病的王龙江老两口,每次提起贾学红,都会十分感激。
2020年底,苟村剩余的2户贫困户终于脱贫了。“虽然颇感欣慰,但肩上的担子仍在,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天,贾学红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最近天气越来越好,贾学红整日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开展春耕生产。大家都打趣道:“贾书记捂了一冬天好不容易才变白的肤色,可又‘打回原形’喽!”
听罢,他笑着回了一句:“‘黑脸书记’不是你们起得嘛,我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在山坡上回荡,群众挥舞着锄头干得更加卖力了。
3月5日,惊蛰时节,春意融融,万物竟发。清晨6时30分,苟村驻村第一书记贾学红已从铜川市印台区同官路的家中出发,驱车赶往20公里外的帮扶村——王石凹街道苟村。
前一天晚上,在离开家十多天后,贾学红带着满身疲惫踏进家门。“你还舍得回来?是不是又没有换洗衣服了?”妻子王莉辉责怪着,语气中却是藏不住的欣喜。孩子们围拢过来,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终于回来了!”
这一幕,让这个常年驻村的男人眼眶一热,背过身悄悄抹了把眼泪,贾学红一把将妻儿拥在身前,久久不愿松手。
“爸爸,你怎么又变黑了呢?”“黑一点难道不好吗?黑是本色,黑了才结实嘛!”面对女儿的询问,贾学红嘿嘿一笑。
贾学红2017年4月从印台区教科体局到苟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之后,曾经的“白面书生”,几个月就变得皮肤黝黑,满脸沧桑,群众亲切地称他为“黑脸书记”。
别看“黑脸书记”脸黑,干得可都是大实事。
“235户82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86人,贫困程度不容乐观。”刚一进村,了解到村上的实际情况,贾学红便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当时,他的心情无比沉重。
既然来扶贫,就要干事。到底咋干?重点是啥?突破口在哪儿?一番思量后,贾学红确定了工作思路:先抓班子、带队伍,实现党建领航;再强产业、促增收,夯实脱贫基础;然后打基础、建平台,增强发展后劲。
说干就干,贾学红立马着手开始抓党建工作,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推动村级网格化管理,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两个月后,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将村上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贾学红和村干部商量后,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利用村上现有的合作社,引导群众种植连翘和苦参。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种,害怕销路问题。贾学红跑前跑后争取到项目支持,耐心做群众工作,并给群众承诺:合作社每亩补贴300元,药材成熟后统一回收。这才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大家积极投入到中药材种植中。
只有一种产业,结构太过单一,应该学会“多条腿”走路。2018年,贾学红和单位领导同事经过几个月考察后,开始发展肉鹅饲养项目。从施工建设到出售,他带头吃住在村上,全程跟踪,3个多月后,肉鹅开始见效分红。
之后,他又开始张罗着修建羊场、种植牧草等,经过几年努力,村集体经济每年固定收入30余万元,村里的贫困户户均增收1000元。
在抓经济、促脱贫的同时,贾学红把每一个村民都当成自己的亲人。“我们老两口身体都不好,贾书记一次又一次帮我们联系医院,申请救助,处处为我们着想。前段时间我一个人在家,贾书记给我打电话打不通,他担心我一路跑着过来,看到我安然无恙,这才放心了。”身患疾病的王龙江老两口,每次提起贾学红,都会十分感激。
2020年底,苟村剩余的2户贫困户终于脱贫了。“虽然颇感欣慰,但肩上的担子仍在,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天,贾学红又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最近天气越来越好,贾学红整日穿梭在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开展春耕生产。大家都打趣道:“贾书记捂了一冬天好不容易才变白的肤色,可又‘打回原形’喽!”
听罢,他笑着回了一句:“‘黑脸书记’不是你们起得嘛,我要对得起这个称呼。”
“哈哈哈……”爽朗的笑声在山坡上回荡,群众挥舞着锄头干得更加卖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