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一年之计在于春

    听得懂的二十四节气(扫码观看相关报道)

  余世存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从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要迎春。据文献记载,周朝迎接“立春”的仪式,大致如下: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世世代代全民的迎春活动。宋代的《梦粱录》中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清人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古代民间是在“立春”这一天过节,相当于现在的“春节”,而将阴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王安石有名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辛亥革命之后使用公历,才把农历的正月初一叫作“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叫作“元旦”。
  人们将春季称为“万物复苏”的季节。北半球的春天意味着受到越来越多的太阳光直射,气温开始升高。随着冰雪消融,河流水位上涨,春季植物开始发芽生长,鲜花开放。冬眠的动物苏醒,以卵过冬的动物孵化,候鸟从南方飞回北方。
  有关立春的天气谚语有很多。如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春季气温和生物界的变化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也有影响。古人把“历史”叫作“春秋”,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古人把五天称为微,把十五天称为著,五天又称为一候,十五天则是一节气,见微知著,跟观候知节一样,是先民立身处世的生活,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参照。因此,节气不仅与农民、农业有关,与养生有关,也与我们每个人对生命、自然、人生、宇宙的感受、认知有关。
  冬去春来,这不仅是天地间的物象,也是人心的理路。人们爱寻觅春的消息: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春天来了,全世界都对春天有一言难尽的情感。记得那首《春之声圆舞曲》吗?“小鸟甜蜜地歌唱,小丘和山谷闪耀着光彩,谷音在回响。啊,春天穿着魅力的衣裳,同我们在一起,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忘掉了恐惧和悲伤。在这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奔跑,欢笑,游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