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楼塔村里的新气象


本报记者 杨磊 文/图
过了“腊八”就是年。进入腊月,辛苦了一年的农民兄弟大多闲了下来,干点家里的零碎活儿,拾掇拾掇就准备过年了,而对于延安市宝塔区万花山镇楼塔村李景玉等养猪户来说,腊月正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1月21日,天气暖和,李景玉叫了几个村民来帮忙杀猪。
“上午杀了一头,按1斤30元算能卖5000多元。下午准备再杀一头。”55岁的李景玉笑着说。
正值中午,杀了猪免不了得有顿好饭——“杀猪饭”。“农村的猪肉比城里的就是香。”一位城里来的老客户端起半碗米饭就着刚出锅的红烧肉吃得满嘴油亮。“咱这是纯粮食喂的猪,肉质肯定比饲料喂的肉质好。”李景玉说。
以前,李景玉和大多数村民一样种了几亩地,养了几头猪,一年下来没有多余的钱,日子过得一年比一年紧巴。2015年,楼塔村被确定为贫困村,李景玉也被确定为贫困户。
2017年,楼塔村50余户贫困户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开始规模化发展黑毛猪养殖产业。渐渐地,贫困户逐步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2018年,楼塔村整村脱贫。
“建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猪舍,贫困户只出2万元,大部分资金由区畜牧中心和区扶贫局解决,镇政府还给每个贫困户免费发放两头仔猪。”楼塔村会计陈世全说。
“政府政策好,我们只管安心发展养殖产业。现在,我的猪舍有大猪18头、小猪30余头,一年下来大约能收入十四五万元。”李景玉盘算着对记者说。
说起新年打算,李景玉说:“过了年再建个猪舍扩大养殖规模。好好干几年,在城里买套房给儿子成个家。”
据了解,楼塔村目前有规模化养猪户50余户,生猪存栏2000余头,产值600余万元。
据了解,2020年,楼塔村还整理出640亩土地,并以“果、畜、沼、窑、草、网”六配套山地果业标准化模式发展山地苹果,让畜、果产业配套发展,为该村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