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我们这一年
追梦乡野更深处
  记者 陶玉琼 实习生 王静宜
  627户、470天,这两个数字对赵浩的2020年来说意义非凡。
  前者是周至县翠峰镇官村的户数,后者则是赵浩和官村群众相依相伴的天数,这是一位基层选调生的成长坐标。赵浩完成了从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转变,在脱贫攻坚一线留下追梦的足迹。
  赵浩是2019年8月与官村“相遇”的。这个有着627户2501人的小乡村,从此成了赵浩的“第二故乡”。
  “贫困户137户503人,贫困发生率超过20%,这是我驻村后拿到的第一组数据。”赵浩坦言,虽然自己出生在农村,但对农业生产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刚驻村时,如何开展工作完全没有头绪,只能“眼勤、嘴勤、手勤”,多学多看多下功夫。“第一个月是最难的,白天在村部翻阅档案,熟悉村上的日常工作,下班后就和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贫困户,晚上整理记录,感觉一天24个小时根本不够用。”赵浩说,为了尽快熟悉情况 ,他手绘了一幅地图,将137户贫困户标注得清清楚楚。
  在他的用心下,村道宽敞洁净了,路灯亮了,庭前屋后有树有花了,群众的生活也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130户贫困户与10家农民合作社签订了农特产品兜底销售意向协议,53名群众享受到了兜底保障政策,7户贫困户获得了扶贫资金发展猕猴桃产业,4名残疾人有了残疾证,2户危房户住进了新房……一件件“小事”,不仅填满了赵浩的3本民情日志,也温暖了群众的心。
  2020年12月28日,记者前往官村采访时,赵浩正在村民马俊斌家了解情况。“这娃不是‘好’,是好得很!”老人一把拉住赵浩的手,话语间满是夸赞和感谢,“这娃是个有心人,平时我们随口一说的小事,他都记在心里。这不,我前两天提了一下老伴的药快吃完了,今天他就把药送来了!”
  “乡亲们总说我帮了他们大忙,其实,这一年来,他们给予我的东西更宝贵!他们让我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成长、成就、亲情和感动。”赵浩说。
  从马俊斌家出来,已近日暮。一群放学的孩子在村道上叽叽喳喳地闹成一团。“赵哥哥!赵哥哥!”孩子们一边喊着一边拦住了赵浩。“你可能不知道,赵浩是咱村里的‘孩子王’。”一旁的村民给记者解释。
  “孩子王”的称号怎么来的?到村任职的第一个月,赵浩就走访了村里29名贫困学生和35名留守儿童,把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再因人而异制定帮扶计划。购置学习用品、聊天谈心、周末利用空闲的会议室给孩子们放电影……“赵哥哥”的小粉丝越来越多。疫情期间,孩子们停课在家。赵浩每天在疫情检测点值完班,就去给孩子们辅导功课。“我也是农村娃,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只有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村子的未来才有希望。”他说。
  群众是明眼人。现在,赵浩不论走到哪儿,村里人都是笑脸相迎。“爱笑、和气,没架子。”身患残疾的赵米良和83岁的母亲相依为命,是赵浩帮他申请了公益性岗位,让他有了稳定收入。夸起赵浩来,赵米良一板一眼、字字清晰。
  如今,官村的一草一木早已绘在赵浩的心中,他再也不用看那张手绘地图了,但那张地图,始终都放在他的案头。赵浩说,地图不管在纸上,还是在心里,都要以群众的幸福为坐标!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