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扶贫车间里的“幸福账单”
    付玉平正在缝制服装。

  本报记者 何艳艳 通讯员 杨瑞敏 文/图
  “把拉链对准布角,固定尖口,平整直上,这样做出来衣服才合格。”12月16日,家住府谷县墙头农业园区尧峁村的付玉平,正手拿布料,娴熟地用缝纫机缝制服装,不一会儿,桌上的布料便被她缝制成半成品。
  付玉平所在的扶贫服装厂,由府谷县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注册成立,现有员工4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人。公司成立以来,发挥社区工厂吸纳就近就业作用,带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被认定为府谷县就业扶贫基地。前不久,扶贫服装厂生产的服装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第九批全国扶贫产品。
  今年11月,扶贫服装厂新扩建生产车间面积达1000平方米,配备先进制衣设备101台,建成2条服装生产线,设置原料区、裁剪区、绣花区、整烫区、检验区、成衣区和样衣展示区,主要为工矿企业、学校供应各类服装,扩建后的工厂可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公司成立以来,已为全县各类企事业单位定制服装5.7万余套,销售额62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160余万元。
  和付玉平一起干活的王米林是府谷县黄甫镇黄糜咀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居住在新府山移民搬迁住宅区,丈夫身患三级残疾,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得知她的情况后,当地政府安排她在离家不到500米的扶贫服装厂做了一名服装缝纫工。“在服装厂里我学到了技术,解决了工作问题,生活也得到了保障,我相信,今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王米林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我们公司共接夏装、春秋装、棉衣56单,制作工装1.3万多套,校服1.1万多套。疫情期间,生产防护服5300多套,口罩2.2万多只。截至目前,销售额320万元,相比去年,产量提高了30%。”府谷县农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介绍,下一步,公司将由单一的服装生产转向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引领贫困户向知识型、技能型转变,实现“足不出户,就地致富”的目标,走出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据了解,近年来,府谷县不断扩大就业扶贫渠道,加快发展社区工厂,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搭建了就业平台,解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问题,实现他们的就业梦。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