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这里让他安“家”更安心
老人们集体做操。
护理部部长张顺婷(右)、护理员郭芳利(左)搀扶陶民生老人锻炼身体。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农村养老各项建设给予大力扶持。目前,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累计建成1.33万个,覆盖的行政村78%,482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集中供养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8.8万城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与乡镇(街道)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按照比例分别落实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等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
本报记者 胡小宁 文/图
在富平县庄里敬老院,81岁的陶民生老人算得上是一位资深的“院民”了。他总结自己这一生,只喜欢重复一句话:“我漂了一辈子,4年前终于在这里有了家……”
12月10日,在庄里敬老院三楼走廊里,陶民生坐在靠墙的椅子上,满脸惬意地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偶尔有一两只小鸟从眼前一掠而过。
护理部部长张顺婷走了过来:“叔,窗口有风,坐这儿冷不冷?小心别着凉了,不能老坐着,一会儿我扶您起来锻炼锻炼。”张顺婷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从寝室里拿出一件厚外套给老人披在肩上。
“我一大把年龄了,想不到在这里有了家,还有孩子们的关心。看,身上这件新棉衣是上个月才发给我的,厚得很,我感觉今年冬天一点儿也不冷……”老人笑呵呵地说。
2016年,陕西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作为我省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之一的庄里敬老院,于当年8月开始投入试运行。
庄里敬老院位于富平县庄里镇新区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院内拥有床位144张,房间设施配套齐全。
陶民生是庄里镇丑家村人,曾有过一段短暂婚姻,无子女。离异之后,他失去了家,居无定所。随着年事渐高,他的一日三餐成了问题。若不是后来侄子好心收留,老人最终的归宿将是哪里,连他自己也很茫然。
庄里敬老院建成了,不仅管吃管住,还有很多老人作伴,也有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得知这一消息,陶民生坐不住了,赶忙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入住庄里敬老院的院民。
庄里敬老院试运行一年之后,社会效果良好。2017年8月31日,该院正式开业,陶民生等百余位老人顺利入住。
也许是身安心宽的缘故,陶民生入院后身体一直很好,偶尔还会给院里的其他老人把把脉,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敬老院住了一段时间后,陶民生的侄子担心他在敬老院住不惯,特意将他从敬老院接到了自己家里尽孝。
在侄子家,陶民生一住就是近两年。侄子、侄媳虽然孝顺有加,却因为要上班,不能时时刻刻陪在老人身边。已经习惯了敬老院热闹的生活,身边没有了老伙伴们作陪,他变得郁郁寡欢,连平日最爱的中医书也不看了。
陶民生开始想“家”了。
离开敬老院的日子,身体虚弱的陶民生慢慢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20年7月,在陶民生的一再坚持之下,侄子开车把他再次送回敬老院。下车后,在众人的搀扶下,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庄里敬老院。
“我想你们了。”这是陶民生再次迈入敬老院说的第一句话,泪水打湿了这个八旬老人的脸庞……
刚回来那段时间,陶民生下不了床,大小便失禁。但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而嫌弃老人,他们每天为老人换洗衣裤,买纸尿裤,买药,打饭、洗碗筷,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目前敬老院里有80位老人,工作人员在护理时充分体现的是爱心、耐心、细心、热心。现在,老人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陶民生回到敬老院之后,院长余增亮深有感触地说。
在全省,像庄里敬老院这样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敬老机构还有很多。“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养老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确保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和美。
重回敬老院后的陶民生身体日渐好转,精气神越来越好,慢慢地可以下地活动了。他每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晒晒太阳,为老伙计们把把脉,拉拉家常。
如今的庄里敬老院,每月举行一次生日聚会活动,为全院当月过生日的老人集体过寿。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时常来敬老院表演节目,让老人们充分体验儿孙绕膝的家庭欢乐。为了让老人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院里不仅每天两次准时召集大家在操场做健身操,还在空地处开了一小块菜园子,让那些闲不住的老人重温田园乐趣。
午饭时间到了,护理员郭芳利及时来到三楼,把陶民生老人用电梯安全护送到了一楼餐厅,准备吃午餐。
得知老人想吃面条,郭芳利赶忙去排队为老人打饭。“我们这里每天都是变着花样做好吃的,而且尽量做得软糯可口,让老人吃得舒心。”郭芳利说。
午休之后,陶民生和老人们在院里一起喝茶、聊天、看书、做操,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一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感觉每一天都很充实,人虽然老了,生活依然有奔头。”陶民生一边乐呵呵地说,一边起身准备去散步。
护理部部长张顺婷(右)、护理员郭芳利(左)搀扶陶民生老人锻炼身体。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十三五”期间,我省持续推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对农村养老各项建设给予大力扶持。目前,全省农村互助幸福院累计建成1.33万个,覆盖的行政村78%,482个深度贫困村实现全覆盖。
●“十三五”期间,集中供养服务体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8.8万城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与乡镇(街道)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按照比例分别落实全自理、半护理、全护理等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
本报记者 胡小宁 文/图
在富平县庄里敬老院,81岁的陶民生老人算得上是一位资深的“院民”了。他总结自己这一生,只喜欢重复一句话:“我漂了一辈子,4年前终于在这里有了家……”
12月10日,在庄里敬老院三楼走廊里,陶民生坐在靠墙的椅子上,满脸惬意地看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偶尔有一两只小鸟从眼前一掠而过。
护理部部长张顺婷走了过来:“叔,窗口有风,坐这儿冷不冷?小心别着凉了,不能老坐着,一会儿我扶您起来锻炼锻炼。”张顺婷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从寝室里拿出一件厚外套给老人披在肩上。
“我一大把年龄了,想不到在这里有了家,还有孩子们的关心。看,身上这件新棉衣是上个月才发给我的,厚得很,我感觉今年冬天一点儿也不冷……”老人笑呵呵地说。
2016年,陕西省农村敬老院建设工作进展得如火如荼。作为我省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之一的庄里敬老院,于当年8月开始投入试运行。
庄里敬老院位于富平县庄里镇新区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美,院内拥有床位144张,房间设施配套齐全。
陶民生是庄里镇丑家村人,曾有过一段短暂婚姻,无子女。离异之后,他失去了家,居无定所。随着年事渐高,他的一日三餐成了问题。若不是后来侄子好心收留,老人最终的归宿将是哪里,连他自己也很茫然。
庄里敬老院建成了,不仅管吃管住,还有很多老人作伴,也有工作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得知这一消息,陶民生坐不住了,赶忙主动报名,成为第一批入住庄里敬老院的院民。
庄里敬老院试运行一年之后,社会效果良好。2017年8月31日,该院正式开业,陶民生等百余位老人顺利入住。
也许是身安心宽的缘故,陶民生入院后身体一直很好,偶尔还会给院里的其他老人把把脉,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惬意了。
在敬老院住了一段时间后,陶民生的侄子担心他在敬老院住不惯,特意将他从敬老院接到了自己家里尽孝。
在侄子家,陶民生一住就是近两年。侄子、侄媳虽然孝顺有加,却因为要上班,不能时时刻刻陪在老人身边。已经习惯了敬老院热闹的生活,身边没有了老伙伴们作陪,他变得郁郁寡欢,连平日最爱的中医书也不看了。
陶民生开始想“家”了。
离开敬老院的日子,身体虚弱的陶民生慢慢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2020年7月,在陶民生的一再坚持之下,侄子开车把他再次送回敬老院。下车后,在众人的搀扶下,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回到了心心念念的庄里敬老院。
“我想你们了。”这是陶民生再次迈入敬老院说的第一句话,泪水打湿了这个八旬老人的脸庞……
刚回来那段时间,陶民生下不了床,大小便失禁。但工作人员并没有因此而嫌弃老人,他们每天为老人换洗衣裤,买纸尿裤,买药,打饭、洗碗筷,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
“目前敬老院里有80位老人,工作人员在护理时充分体现的是爱心、耐心、细心、热心。现在,老人们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陶民生回到敬老院之后,院长余增亮深有感触地说。
在全省,像庄里敬老院这样使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敬老机构还有很多。“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村养老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确保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更幸福、更和美。
重回敬老院后的陶民生身体日渐好转,精气神越来越好,慢慢地可以下地活动了。他每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晒晒太阳,为老伙计们把把脉,拉拉家常。
如今的庄里敬老院,每月举行一次生日聚会活动,为全院当月过生日的老人集体过寿。当地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时常来敬老院表演节目,让老人们充分体验儿孙绕膝的家庭欢乐。为了让老人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院里不仅每天两次准时召集大家在操场做健身操,还在空地处开了一小块菜园子,让那些闲不住的老人重温田园乐趣。
午饭时间到了,护理员郭芳利及时来到三楼,把陶民生老人用电梯安全护送到了一楼餐厅,准备吃午餐。
得知老人想吃面条,郭芳利赶忙去排队为老人打饭。“我们这里每天都是变着花样做好吃的,而且尽量做得软糯可口,让老人吃得舒心。”郭芳利说。
午休之后,陶民生和老人们在院里一起喝茶、聊天、看书、做操,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一天到晚都安排得满满的,感觉每一天都很充实,人虽然老了,生活依然有奔头。”陶民生一边乐呵呵地说,一边起身准备去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