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三原:传统工艺播撒致富“芬芳”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黄敏
初冬,天气晴好,一踏进三原县西阳镇,浓郁的香油味扑面而来。
走进加工间,古老的石磨在电力的驱动下缓缓转动,十口大油锅对称分挂在一条铁杆两端,按照特有的频率摇荡着,黄色的浆沉淀下去,棕红的香油浮满锅面,界限分明,色泽透亮。待取油师一瓢瓢取出香油,滴滴醇香可闻,满室芬芳别样。
“闻香”长大的李忠权从小便对“小磨香油”和它的古老制法情有独钟。他的四季溢香调味有限公司已经开办了近20年。作为59家规模生产企业之一,在香油制作上,取料优质芝麻,沿袭石磨磨制传统制法,产业越做越大。
在西阳镇,延续了200多年的传统手工石磨香油浓郁绵长。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生产,从单品突围到全产业链推进,融合了现代技艺的传统制法随着时代变迁愈显活力。全县59家规模生产企业、56家小作坊云集于此,并逐步辐射至三原县城关街道,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被牢牢镶嵌在小磨香油生产链上。
“选料必须用上好的芝麻,然后是漂洗、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拌、振荡摇油……传统的水代法自有精妙,每一道工序都要火候有度,拿捏到位,才能产出纯正优质的小磨香油。”对这些传统制法,李忠权了然于胸。
如今,李忠权的企业每年有300多吨小磨香油生产量,带动周边村民不断扩大芝麻种植,40多人在工厂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2015年,三原小磨香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三原小磨香油生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并形成“三原模式”,在全国小磨香油生产领域独树一帜。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加上传统制作方法,赋予了小磨香油独特的风味,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带动产品深加工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广阔。”三原县小磨香油协会秘书长肖振航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小磨香油年总产量突破3万吨,占全省小磨香油总产量的90%,占全国小磨香油总产量17%,年总产值越过10亿元。
磨盘厚道,香回百转。传统手工工艺在现代技艺的助推下,绽放无穷魅力。在地理标志品牌光辉的映照下,三原小磨香油这个“老字号”正焕发振兴活力,催生致富动能,助推着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和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
本报记者 黄敏
初冬,天气晴好,一踏进三原县西阳镇,浓郁的香油味扑面而来。
走进加工间,古老的石磨在电力的驱动下缓缓转动,十口大油锅对称分挂在一条铁杆两端,按照特有的频率摇荡着,黄色的浆沉淀下去,棕红的香油浮满锅面,界限分明,色泽透亮。待取油师一瓢瓢取出香油,滴滴醇香可闻,满室芬芳别样。
“闻香”长大的李忠权从小便对“小磨香油”和它的古老制法情有独钟。他的四季溢香调味有限公司已经开办了近20年。作为59家规模生产企业之一,在香油制作上,取料优质芝麻,沿袭石磨磨制传统制法,产业越做越大。
在西阳镇,延续了200多年的传统手工石磨香油浓郁绵长。从家庭小作坊到规模生产,从单品突围到全产业链推进,融合了现代技艺的传统制法随着时代变迁愈显活力。全县59家规模生产企业、56家小作坊云集于此,并逐步辐射至三原县城关街道,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被牢牢镶嵌在小磨香油生产链上。
“选料必须用上好的芝麻,然后是漂洗、炒籽、扬烟、磨浆、兑浆搅拌、振荡摇油……传统的水代法自有精妙,每一道工序都要火候有度,拿捏到位,才能产出纯正优质的小磨香油。”对这些传统制法,李忠权了然于胸。
如今,李忠权的企业每年有300多吨小磨香油生产量,带动周边村民不断扩大芝麻种植,40多人在工厂就业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2015年,三原小磨香油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三原小磨香油生产地方标准正式发布,并形成“三原模式”,在全国小磨香油生产领域独树一帜。
“三原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加上传统制作方法,赋予了小磨香油独特的风味,品牌价值不断提升,带动产品深加工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广阔。”三原县小磨香油协会秘书长肖振航告诉记者,目前,全县小磨香油年总产量突破3万吨,占全省小磨香油总产量的90%,占全国小磨香油总产量17%,年总产值越过10亿元。
磨盘厚道,香回百转。传统手工工艺在现代技艺的助推下,绽放无穷魅力。在地理标志品牌光辉的映照下,三原小磨香油这个“老字号”正焕发振兴活力,催生致富动能,助推着当地群众在乡村振兴和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