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西安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产业篇)
产业连成片 农景变美景
——西安市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
    蓝田食用菌产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灞桥区樱桃产业园里,果农们正忙着秋施积肥。
    临潼石榴产业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周至猕猴桃产业发展快速,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本报记者 黄敏 文/图
  设施农业、品牌果蔬、生态种养、花卉林果、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集中成片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民宿经济、特色小镇、美丽休闲乡村加快建设……放眼西安城乡,现代农业产业蓬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强力推进,一幅物阜民康的小康美景正在徐徐铺展。
  产业兴,则农村兴、农民富。近年来,西安市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围绕“产业”和“宜居”,突出“特”字招牌,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奋力描绘农业增效、农村美丽、农民富裕的时代新画卷。
  1 活用优势资源 壮大区域特色品牌
  正值十月,秋意浓浓。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上的樱桃园经历了一年一度的采摘旺季后,新一轮的秋季果树管理热潮正在悄然进行。
  “果园一年施肥分三次,一积三追是标准。积肥必须抓住秋收这个关键节点,争取10月上旬全面完成。”10月12日,在灞桥区席王街道东李村聚梦苑果业专业联合社的樱桃园里,合作社理事长李科带领着技术人员指导果农秋施积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
  全国知名农产品——“灞桥樱桃”的种植技术、产业化水平、市场营销已相对成熟,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势头强劲。目前,灞桥区种植樱桃4万余亩,品种达30余种,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发展和培育区域特色品牌产业是乡村振兴、群众富裕的‘金钥匙’。”灞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西峰告诉记者,灞桥特殊的环境与气候,孕育出优质的果品,产业相对集中,带动了田园采摘、农村物流快速发展。
  为助推产业规模化发展,提升品牌“含金量”,灞桥区借力区域优势,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创造出傲人成绩,不断为乡村振兴引来“源头活水”。
  灞桥樱桃产业蓬勃发展是西安市推进区县农业产业品牌化,打造发展新格局的生动写照。近年来,西安市按照“一县一品”“一村一品”产业规划,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突出特色品牌,积极引导各县各村用活用好优势资源,培育出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使“一县一品”成为“一县一景”,蕴含着活力,焕发着生机。
  目前,西安全市具有特色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发展到501个,“一村一品”示范镇33个,特色农产品100余种,13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累计创建精品名牌320个。同时为提升品牌,推动农产品销售,西安市建电商示范镇30个、电商示范村63个,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使群众增收更加行稳致远。
  一串串数字彰显了西安在推进产业扶贫、促进群众稳定增收过程中,下了真功夫,花了大气力。在西安广袤的农村,除了灞桥樱桃,周至猕猴桃、临潼石榴、鄠邑葡萄等特色产业也是聚集连片发展,品牌活力十足,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蓄能发电”。
  2 壮大经营主体 广开增收致富路径
  “我的土地流转了,每月有流转费。现在我还在园区务工,带领着十几号人,管理80多座香菇大棚,一年收入5万多元,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生活。”10月12日,西安市蓝田县灞源镇磨岔村脱贫户王文平看着设施大棚内长势喜人的香菇,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幸福。
  王文平务工的园区是蓝田县丰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种植基地。2017年,蓝田县为解决灞源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问题,流转附近村民土地320余亩,建立温室大棚306座,种植食用菌、优质蔬菜等农产品。同时,园区还推出“共享农场”,吸引游客前往体验农事,共享采摘乐趣,并带动全镇11个村庄创新脱贫模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共享农场、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了贫困群众就业创收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食用菌产业成为蓝田县主导脱贫产业之一。为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示范带动作用,拓宽群众增收路子,蓝田县围绕食用菌产业不断开发新业态,延伸产业链。目前,蓝田县共发展食用菌大棚1300座,覆盖贫困户1200户,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社会效应明显。
  近几年,西安市加快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带贫益贫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模式,进一步激活了产业,带动了增收。目前,全市286家经营主体参与到带贫益贫中,通过技术培训、指导服务、农资代供、农产品兜底销售、土地全程托管、半托管、生产雇工等多种方式,将2.1万户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链中,在壮大村域经济的同时,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3 推进三产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遍布全域的石榴园、现代化休闲农业园区、大大小小的产业加工厂……金秋时节,走进素有“中国石榴之乡”的西安市临潼区,目之所及石榴火红,果香四溢,现代农业产业的浓郁气息迎面扑来。
  位于临潼区零口街道的秦煌石榴专业合作社采摘园内,个大味甜的石榴挂满枝头,不少游客正在园中采摘,煞是热闹。
  “我们借助石榴产业优势,打造一处产业旺、景色美的采摘园,让游客尽享田园风光,体验休闲旅游之美,同时也扩大了群众就业,提升了果品附加值。”园区理事长陈永红说。
  临潼石榴种植历史悠久,相继培育出100多个优良品种。全区8万余亩石榴产业,年产值突破5亿元,广大果农和贫困群众从中得到实惠,生活更有奔头。
  围绕增强石榴产业后劲,临潼区以品牌建设为突破,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载体,依托石榴种植基地多元化发展,推进石榴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成果喜人。
  “石榴是商品,也是旅游产品。果旅融合发展,既带动乡村旅游,也提升了品牌价值。每年全国游客来临潼,一人买几个石榴,会是多少个?这就是我们的销售优势。”临潼区农业农村局园艺站站长张迎军介绍,为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临潼区构建起一产强、二产旺、三产果游融合、四产文化提升价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新业态不断兴起,乡村振兴焕发勃勃生机。
  伴随着产业发展新格局,西安市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使产业兴起来,农村美起来,广大农民群众正铆足了劲,在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奋力前进。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