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织出五彩锦 绘就致富梦
——记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

    培训班培训科目——穿筝
    △培训班上,赵哲提出了严把质量关和生产监督关的要求。
    培训班培训科目——打筒
    扫码了解更多陕西农民合作社信息
  黄河 通讯员 李慧敏
  “在我的家乡武功,传说有个才女叫苏蕙,她从小就喜爱诗词歌赋,擅长织锦。与窦滔将军结婚后,因负气没有跟随丈夫去边关,后思夫心切,便以五彩丝线织就了八寸见方的回文织锦《璇玑图》,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苏蕙的爱情故事被广为传唱,她的织锦技艺更是薪火不断、代代相传。在关中一带,尤其是在苏蕙家乡,每逢谁家嫁女,母亲都要织出花色各异的手织布床单作为女儿的嫁妆,同时也将织布技艺传授给女儿……在研究历史文化中,我察觉了里边存在的商机,就萌发了成立合作社、做大手织布产业的想法。”赵哲介绍。
  成立专业合作社
  今年57岁的赵哲是咸阳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曾任武功县高级职业中学服装专业教师。2001年,他在周至县城创办了第一家大型“聚家”超市,现已在武功和周至两地开办了5家大型连锁超市,解决就业及再就业人员1200余名。
  2006年8月,赵哲组织50户农民成立了武功县第一家手织布专业合作社。经过辛勤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开发出了喜上眉梢、人见彩虹、步步高升、双喜临门、喜上枝头等8大系列100余种花色品种,先后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并顺利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第十三届杨凌农高会上,苏绘手织布以其精湛的手工艺术,荣获了后稷特别奖、优秀新产品奖和优秀展示奖。
  2008年,苏绘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称号,苏绘品牌被省委评选为新农村建设可信赖品牌。在改革开放30年陕西旅游成果展上,其产品荣获“最受欢迎的陕西旅游纪念品”称号。2009年,苏绘专业合作社被咸阳市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咸阳市总工会评为社会就业及再就业先进单位。苏绘牌手织布被陕西省中小企业促进局评为中小企业名优产品。
  提升品牌知名度
  “只有提升品牌的知名度,才能将手织布产业做大做强。”赵哲说。为提升苏绘品牌知名度,他多次组织团队参加省内外各种展销会,以扩大影响,吸引八方来客。为将手织布产业做大做强,2008年,他聘请西安工程大学专家教授,开发手织布新产品,发展服装面料生产基地3个,保健按摩拖鞋生产基地2个。在短短的4年里,苏绘手织布在本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手织布“响当当”的第一品牌。
  如今,苏绘手织布产品以柳条、彩条、方格、提花四大系列为基础,以22种基本色线配色成花,经过72道传统纯手工艺精纺精织,保持了传统的苏绘织锦布艺自然天成的风格韵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中手织布。目前,公司已开发出了苏绘手工家纺、养生用品、中式时装、植物染、服饰等系列,100多种花色品种,鲜明的民族图案,倍受中外各界人士的青睐。
  绘就五彩致富梦
  多年来,合作社始终坚持“心系大众、发展为民”的指导思想,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以苏绘传承的民间艺术大师及纺织业教授为研发团队,组织20名技术员,免费为织户进行织前培训、织中指导、织后统一质量验收,使织户不用承担任何经营风险。通过技能培训、示范带动、新产品开发等活动,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参与到民间手工艺品制作之中,促使武功县手工艺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赵哲说,在手工布艺产业带动下,现在一个妇女每年可织布800米~1500米,人均年收入1.2万元~1.8万元。目前苏绘合作社年生产30万件,年销售7927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在武功县9个乡镇设立了128个手织布示范基地,3000余户群众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解决了5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35名贫困妇女的就业问题,使她们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同时,在永寿、杨凌、兴平、蓝田等地分别成立了苏绘手织布合作分社,解决了1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近年来,苏绘品牌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可信赖品牌、中小企业名优产品、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省名牌产品。合作社先后获得“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单位,《苏绘织锦回文与武功民间送手绢风俗》被认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省质量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省扶贫示范合作社”等荣誉。
  赵哲本人先后荣获省兴农先锋、陕西省经济年度人物、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先进个人、市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并当选为武功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咸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咸阳市劳动模范。
  面对今后的发展,赵哲充满自信地说:“我们计划建设关中苏绘手工艺文化产业园,将它打造成集设计、研发、展示、演示、培训、销售、观光、旅游、农家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以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奔小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