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扎根乡村 携爱前行
  本报记者 边浩
  “保持勤俭”——“维俭”,这一生,杨维俭一直在思索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的用意,他也用一生诠释着这两个字的内涵。
  1980年9月,杨维俭的梦想成真,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当他真正站在学校门口,窄小的校园,几间破旧的土坯房,长满半身高杂草的操场……学校里甚至没有像样的办公室,一张破烂不堪的乒乓球桌,摆满了教科书和作业本,这就是老师们办公和批改作业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了他的乡村教师生涯。
  任教的40年里,杨维俭走遍全县的大部分乡村初中学校。以前乡村的路不好,坑坑洼洼的,特别是雨天,道路泥泞,自行车轮陷入泥里,他只能踏着泥、蹚着水,推着自行车费力地向前走,不时要挖挖塞在瓦圏里边的泥泞。冬天,下雪路滑,多少次骑自行车摔倒了再起来,继续前行。多少次想放弃,但一想到孩子们,一想到学校,他就有足够的动力。
  杨维俭资助过许多贫困学生。这些孩子,大都家境贫寒,命运坎坷,杨维俭都给予了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他时常以自己的艰苦经历不断激发他们树立理想、追求目标、实现价值的信念。时光飞逝,这些孩子,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出人头地,有的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多年来,这些孩子都和杨维俭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都会问候。他说:“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的爱戴更让人欣慰的!”
  在教书育人的人生舞台上,杨维俭先后担任过班主任、教研组长、处室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务。无论是做一名普通教师,还是担任校级领导,他始终把教书育人当做头等大事,坚持读书,精心钻研,认真备课,以丰厚的学识、风趣的语言、灵动的课堂进行师生对话,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追求向上、向善。
  “教师有了精神上的追求,钟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中来。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工作已不仅仅是养家糊口,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杨维俭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