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硒”稻香 鱼儿肥
本报讯(黄河 通讯员 张禄 李延羽)秋初时节,稻花飘香。平利县黄洋河两岸的稻谷随着秋风翻涌金波,稻田垄沟边水流淙淙,田中稻花鱼追逐嬉戏,村民在稻田里忙碌,欢声笑语响彻田间。
2019年开始,大贵镇嘉峪寺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成立了宝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流转土地种植500亩富硒水稻。当年便收获稻谷20万公斤,赢得了广阔市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稻子在5月底才种下去,为保证水稻收益,进一步增加收入,该村产业能人王银便萌生了养稻花鱼的想法,随即请来专业人员探查养殖条件。
“这里是黄洋河的流经之地,水质已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加上从大山里流淌出来的山泉水清澈冰凉,适合稻花鱼生长。”农技人员不禁赞叹。
有了专业人士的肯定,王银底气十足,便开始组织宝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等方式,开启“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发展模式,养殖生态稻花鱼,并于6月初陆续投放了20万尾鱼苗。预计10月左右,首批稻花鱼就可以上市。稻田养鱼模式也成了大贵镇在该村重点开展的产业项目。
“稻田里养了鱼,就不用农药和除草剂了,鱼会吃掉稻田中的害虫、杂草、掉落的稻花,排出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王银说,稻田养鱼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鱼双赢”。
据悉,今年是“稻田养鱼”项目第一年,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预计平均亩产鲜鱼400公斤,加上稻谷产出,每户能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来,大贵镇以“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用足用活产业奖补、“三变”改革等扶贫政策,不断壮大市场经济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9年开始,大贵镇嘉峪寺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在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成立了宝银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区位优势,流转土地种植500亩富硒水稻。当年便收获稻谷20万公斤,赢得了广阔市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稻子在5月底才种下去,为保证水稻收益,进一步增加收入,该村产业能人王银便萌生了养稻花鱼的想法,随即请来专业人员探查养殖条件。
“这里是黄洋河的流经之地,水质已达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加上从大山里流淌出来的山泉水清澈冰凉,适合稻花鱼生长。”农技人员不禁赞叹。
有了专业人士的肯定,王银底气十足,便开始组织宝银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等方式,开启“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发展模式,养殖生态稻花鱼,并于6月初陆续投放了20万尾鱼苗。预计10月左右,首批稻花鱼就可以上市。稻田养鱼模式也成了大贵镇在该村重点开展的产业项目。
“稻田里养了鱼,就不用农药和除草剂了,鱼会吃掉稻田中的害虫、杂草、掉落的稻花,排出的粪便又能成为水稻生长的肥料。”王银说,稻田养鱼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稻鱼双赢”。
据悉,今年是“稻田养鱼”项目第一年,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预计平均亩产鲜鱼400公斤,加上稻谷产出,每户能增收1000元左右。
近年来,大贵镇以“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用足用活产业奖补、“三变”改革等扶贫政策,不断壮大市场经济主体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