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宝鸡5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本报讯(记者 程立忠)9月2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圆全面小康梦”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发布会。宝鸡市市长惠进才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宝鸡市近5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2018年,宝鸡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2019年底,521个贫困村也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55万人减少到2.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9%。宝鸡市2018、2019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9年位居全省第一名。
宝鸡市依托产业优势,探索推行“嵌入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搭载式”“菜单式”“互助组”等利益联结形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累计建成“嵌入式”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85个,带贫益贫合作社1035个、现代农业园区207个,6.29万户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
近年来,宝鸡市狠抓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模式获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以就业围着脱贫转、岗位跟着群众走的思路,构建“政策扶持、精准帮扶、输出转移、扶能强技、基地吸纳、公岗托底”的全链条就业扶贫体系,累计开发公益类岗位1.87万个,转移就业21.2万人,灵活就业1.8万人,自主创业1983人,实现了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一人就业。
据介绍,宝鸡市建立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夯实市级统筹协调、县级主体责任、镇级组织实施、村级全面落实四级责任,形成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局面。4.8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8万贫困户。5年来,该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3亿元,5个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50.72亿元。
为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宝鸡市实行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四重医疗保障”,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累计核实救治贫困患者14.8万人,累计报销贫困人口医疗费用21.77亿元,减轻患者负担8.1亿元,贫困人口政策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此外,宝鸡市还全面实施了产业脱贫增效富民、就业创业稳定增收、易地搬迁安居乐业、教育扶贫阳光助学、健康扶贫贴心惠民、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扶贫资产规范管理、金融扶贫持续跟进、基础设施共管共享、组织领导长效推进等10大提升行动,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年度目标任务、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督查检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2018年,宝鸡市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2019年底,521个贫困村也全部退出,贫困人口由55万人减少到2.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9%。宝鸡市2018、2019连续两年在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9年位居全省第一名。
宝鸡市依托产业优势,探索推行“嵌入式”产业扶贫模式,通过“搭载式”“菜单式”“互助组”等利益联结形式,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累计建成“嵌入式”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85个,带贫益贫合作社1035个、现代农业园区207个,6.29万户贫困群众从中受益,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中长期产业全覆盖。
近年来,宝鸡市狠抓就业扶贫,“技能+”培训模式获评全球最佳减贫案例,以就业围着脱贫转、岗位跟着群众走的思路,构建“政策扶持、精准帮扶、输出转移、扶能强技、基地吸纳、公岗托底”的全链条就业扶贫体系,累计开发公益类岗位1.87万个,转移就业21.2万人,灵活就业1.8万人,自主创业1983人,实现了贫困户家庭劳动力至少一人就业。
据介绍,宝鸡市建立责任、政策、投入、动员、监督、考核六大体系,夯实市级统筹协调、县级主体责任、镇级组织实施、村级全面落实四级责任,形成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局面。4.8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5.8万贫困户。5年来,该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3亿元,5个贫困县整合涉农资金50.72亿元。
为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宝鸡市实行贫困人口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民政救助“四重医疗保障”,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累计核实救治贫困患者14.8万人,累计报销贫困人口医疗费用21.77亿元,减轻患者负担8.1亿元,贫困人口政策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0%以上。
此外,宝鸡市还全面实施了产业脱贫增效富民、就业创业稳定增收、易地搬迁安居乐业、教育扶贫阳光助学、健康扶贫贴心惠民、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扶贫资产规范管理、金融扶贫持续跟进、基础设施共管共享、组织领导长效推进等10大提升行动,并将其纳入“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年度目标任务、目标责任考核和日常督查检查,巩固提升脱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