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乐观女孩 挑起家庭重担
    母亲节时,刘欢瑜向妈妈献一捧鲜花,表达对母亲的祝福。

  本报记者 孙金龙 文/图
  “妈妈、姐姐,先洗手再洗脸。”8月11日,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底张村,10岁的刘欢瑜正在家中帮有智力残疾的妈妈张美荣、姐姐刘翠洗漱。
  本应过着无忧无虑暑假生活的刘欢瑜,从小就开始分担家务、照顾家人,从不抱怨。虽然妈妈和姐姐身患残疾,无法用语言表达,但刘欢瑜知道,她们对她的爱很单纯。
  在面对妈妈和姐姐时,刘欢瑜总是满脸微笑,希望让她们快乐。“妈妈和姐姐的世界很小,只有我和家人,我从不觉得她们是负担。”她曾做过一个梦,在梦里,她的家人恢复如常,她甜蜜地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满足地笑着。
  因为爸爸在外工作,刘欢瑜承担起了家里大部分家务活,洗衣服、扫地,照顾妈妈和姐姐穿衣、洗漱。刘欢瑜最大的愿望不是去哪里玩,而是一家人能平安快乐地生活。
  刘欢瑜是家中老小,爸爸刘永华已经56岁,哥哥刘闯江正在读高中。小学便辍学务工的刘永华虽然是个粗人,但对家庭的担子从未卸下,责任心驱使他一直努力工作挣钱,改变家庭面貌。
  爸爸的责任心,刘欢瑜从小耳濡目染,也主动承担起了家庭的担子。懂事孝顺、善良真诚的刘欢瑜,不仅让爸爸倍感欣慰,也得到了老师和邻居们的喜爱。
  幸福里小学教师张前炳作为点对点帮扶教师,坚持每周两次前往刘欢瑜家,对没有上学能力的姐姐刘翠进行日常生活教育,并辅导刘欢瑜的功课学业。“一年级时,欢瑜因为缺少家庭生活教导,经常蓬头垢面来上学,经过学校老师手把手教梳头、洗脸,现在不仅自己能自理,还能帮家人洗漱。”
  刘永华是陕南人,34岁时与张美荣结婚,来到了底张村,他对妻子从来没有排斥和怨言,22年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做饭洗衣,不离不弃。
  2002年儿子刘闯江出生,整个家庭都沉浸在喜悦中,但刘永华的担子要重了,由于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打工,他只能在周边打打零工,收入微薄。2008年,大女儿刘翠出生,刚开始并没有发现异常,忙里忙外的刘永华直到刘翠6岁才发现孩子有智力残疾。
  2011年,小女儿刘欢瑜的出生让刘永华高兴不已,从小就懂事的刘欢瑜,慢慢学着照顾妈妈和姐姐,帮着家里分担一些家务。
  看着刘欢瑜小小年纪就要担起生活的担子,刘永华心有不忍,却无能为力。一家五口人的生计,越来越难,贫困已然成为这个家庭难以脱离的噩梦。
  2017年开始,空港新城主动帮助刘欢瑜解决了落户问题,并给他们全家陆续落实了低保、教育资助金以及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一系列扶贫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刘永华也被新城安排到了公益专岗工作。
  “为解决刘永华既要照顾家庭又要工作挣钱的现实,村里帮其申请了村内保洁的公益专岗,每月工资收入1800元,因刘永华家庭情况较为特殊,村党支部对其高度重视,每月家访2到3次,有任何困难随时解决。”底张村党支部书记赵亚平说。
  如今,刘永华一家的月收入超4000元,全家生活有了保障,这个农家小院里也出现了久违的欢声笑语,刘欢瑜的脸上有了更多笑容。“现在就是盼着娃娃们好好学习,快快长大。”刘永华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