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大荔黄花菜飘香
菜农采摘黄花菜。
潘青录介绍黄花菜的存放情况。
大荔黄花集团公司黄花菜产品展示。
装有“白盘子”的烘干设备。
本报记者 程立忠 文/图
黄花菜是大荔县名优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2015年起,大荔县黄花菜的种植面积从5万亩飙升到了13万亩。全县30个专业村,2019年实现产值16亿元,从事黄花菜生产、加工、销售人员超10万人,亩产效益近万元,可为种植户人均增收近千元。目前,黄花菜已成为大荔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传统栽种“靠天收”
大荔黄花菜主产区为洛河以南的官池、苏村、羌白等镇,每镇规模都在万亩以上,属于手工采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荔县是国家粮食主产区,过去以种小麦、玉米、西瓜、苹果和绿色蔬菜为主,黄花菜少量栽种。
自然条件下,黄花菜是长成一堆一堆的。而技术革新后,黄花菜成行生长,每亩黄花菜能多赚5000余元。
“以前,农民以边沿地或坡地栽种为主,每户栽种面积并不大,基本‘靠天收’,种植户也只为贴补家用和赚点零花钱。传统的栽种方式,锄草、施肥、采摘难以实现机械作业与标准化种植,4年后才能达到黄花菜盛产期,亩产量很难提高。”大荔县农业技术员潘志敏介绍。
每到黄花菜成熟季,农户用筐子笼蒸,一筐15公斤,蒸2个小时。蒸好的黄花菜一般在房顶或平地上晾晒。此举降低了黄花菜的出菜率,6公斤至8公斤鲜菜才能出1公斤干菜。由于“靠天收”,种植户晾晒的黄花菜在阴雨天气就会损失惨重,甚至全部腐烂变质。如何打破“靠天收”现状?成为大荔黄花菜种植户必须破解的难题。
技术创新解难题
2012年,在大荔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探索研究下,大荔县在沙苑地区试行成行栽种黄花菜取得成功,并倡导在全县推广。
从成堆栽种到成行栽种,采摘成本每亩节约一半,再加上盛产期提前,亩产量增加,这个技术改进产生了大收益,让种植尝到了甜头。
2013年6月,长期从事印刷行业的潘青录改行成立了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他又成立了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联合其他6家黄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公司+园区+农户”模式的陕西大荔黄花集团,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与交易平台。
现在,该公司年销售黄花菜400余吨,营业收入1110万元,带动了2000余户群众种植黄花菜,吸纳务工人员近8万人。
“我们主要是干菜批发,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有销售点,给永辉、盒马鲜生等各大商超都有供货。公司以每公斤4元左右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鲜菜;干菜,根据品质,每公斤收购价在16元到24元不等。”潘青录说。
黄花菜、晾晒最怕遭遇阴雨天气,经过考察,潘青录购买了烘干机,并建设了冷库,为天气突变时黄花菜的加工、储藏提供品质保障。
“我们把加工不完的菜放到冷库里面,等天晴了再进行加工,然后搬出去晾晒。碰到连阴雨,冷库几乎成了黄花菜的一把救命伞。2014年,当时的贮存条件有限,连阴雨天,我们损失了8000余万元。2015年,我购买了烘干机,原本需要两个大晴天晒制的菜,用烘干机只需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并且干菜品质也很好。”潘青录说。
2015年开始,大荔黄花菜产业在众多农业产业中异军突起,一举占领了全国市场的20%,而这所有的变化都跟一个白盘子有关。
“现在咱发明了这个盘子蒸菜,一分钟就把它杀青了。用白盘子蒸,每根黄花菜都能均匀受热,同时成熟。十几分钟就能把黄花菜蒸好,5斤左右的鲜菜能出1斤干菜,且菜的条形较好,每斤就比一般筐子蒸的菜多卖五六元。这个白盘子让我们黄花菜产业的效益翻了几番。”潘青录说,“农民看到白盘子带来的效益后,基本家家户户都用它蒸菜、晒菜,普及率非常高。我们把传统的加工技术改变提升了,全国各地都来我们这里学习。”
新品研发前景广
精心挑选称重后的黄花菜被塑封真空包装起来,再放进冷库冰冻,不仅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黄花菜,而且价格也大大提高。黄花菜鲜菜“摇身一变”成了冰鲜菜,售价每公斤可达12元。除了冰鲜菜,黄花菜还被加工成各种方便熟食。目前,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的黄花菜加工产品有:即食黄花菜、香辣黄花菜、古方秘制108酱、黄花剁椒酱、黄花菜罐头等多种产品。
“以后,我们要从产品品质和特色上进行产业后续研发。还要进行黄花菜营养元素的提取,要做全国黄花菜行业的领跑者。”潘青录信心十足地说。
因为促进了黄花菜产业发展,潘青录和他的公司及合作社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2016年12月,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秦苑”牌大荔黄花菜(干制)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该企业也被命名为“全国优秀电商扶贫企业”“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名优特产品牌企业”。2019年,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19年底,投资35亿元的大荔县省级智能农业农机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部全产业链智能农业农机产业园。也将为大荔县包括黄花菜产业在内的农业智能智慧化发展,提供更大机遇和平台。
“我们大荔有黄花菜、同州西瓜、红萝卜等7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即将建成的农业产业园中,园区企业可资源共享,借力发展,利用捆绑机制,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雷孟师说。
强强联手闯市场
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黄花菜基地带动了2000余户群众种植黄花菜,且将贫困户的黄花菜全部包收,促使了参与种植黄花菜贫困户彻底稳定脱贫。这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还赢得了社会效益。
为做大做强黄花菜产业,2018年,潘青录牵头组织了全县12家同类合作社成立了大荔县黄花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以联合与合作为纽带,利用组织、协调、服务、指导和监督职能,以“统一购销、统一技术规程、同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包装和统一市场运营”的五统一,统领所有成员,以“做规模、做标准、做品牌、做服务和做担当”的“五做”为核心,建设优质黄花菜生产基地,延伸全产业链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品质,规范市场。
潘青录介绍黄花菜的存放情况。
大荔黄花集团公司黄花菜产品展示。
装有“白盘子”的烘干设备。
本报记者 程立忠 文/图
黄花菜是大荔县名优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从2015年起,大荔县黄花菜的种植面积从5万亩飙升到了13万亩。全县30个专业村,2019年实现产值16亿元,从事黄花菜生产、加工、销售人员超10万人,亩产效益近万元,可为种植户人均增收近千元。目前,黄花菜已成为大荔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传统栽种“靠天收”
大荔黄花菜主产区为洛河以南的官池、苏村、羌白等镇,每镇规模都在万亩以上,属于手工采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大荔县是国家粮食主产区,过去以种小麦、玉米、西瓜、苹果和绿色蔬菜为主,黄花菜少量栽种。
自然条件下,黄花菜是长成一堆一堆的。而技术革新后,黄花菜成行生长,每亩黄花菜能多赚5000余元。
“以前,农民以边沿地或坡地栽种为主,每户栽种面积并不大,基本‘靠天收’,种植户也只为贴补家用和赚点零花钱。传统的栽种方式,锄草、施肥、采摘难以实现机械作业与标准化种植,4年后才能达到黄花菜盛产期,亩产量很难提高。”大荔县农业技术员潘志敏介绍。
每到黄花菜成熟季,农户用筐子笼蒸,一筐15公斤,蒸2个小时。蒸好的黄花菜一般在房顶或平地上晾晒。此举降低了黄花菜的出菜率,6公斤至8公斤鲜菜才能出1公斤干菜。由于“靠天收”,种植户晾晒的黄花菜在阴雨天气就会损失惨重,甚至全部腐烂变质。如何打破“靠天收”现状?成为大荔黄花菜种植户必须破解的难题。
技术创新解难题
2012年,在大荔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的探索研究下,大荔县在沙苑地区试行成行栽种黄花菜取得成功,并倡导在全县推广。
从成堆栽种到成行栽种,采摘成本每亩节约一半,再加上盛产期提前,亩产量增加,这个技术改进产生了大收益,让种植尝到了甜头。
2013年6月,长期从事印刷行业的潘青录改行成立了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他又成立了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联合其他6家黄花菜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了“公司+园区+农户”模式的陕西大荔黄花集团,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了集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与交易平台。
现在,该公司年销售黄花菜400余吨,营业收入1110万元,带动了2000余户群众种植黄花菜,吸纳务工人员近8万人。
“我们主要是干菜批发,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有销售点,给永辉、盒马鲜生等各大商超都有供货。公司以每公斤4元左右的价格收购种植户的鲜菜;干菜,根据品质,每公斤收购价在16元到24元不等。”潘青录说。
黄花菜、晾晒最怕遭遇阴雨天气,经过考察,潘青录购买了烘干机,并建设了冷库,为天气突变时黄花菜的加工、储藏提供品质保障。
“我们把加工不完的菜放到冷库里面,等天晴了再进行加工,然后搬出去晾晒。碰到连阴雨,冷库几乎成了黄花菜的一把救命伞。2014年,当时的贮存条件有限,连阴雨天,我们损失了8000余万元。2015年,我购买了烘干机,原本需要两个大晴天晒制的菜,用烘干机只需6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并且干菜品质也很好。”潘青录说。
2015年开始,大荔黄花菜产业在众多农业产业中异军突起,一举占领了全国市场的20%,而这所有的变化都跟一个白盘子有关。
“现在咱发明了这个盘子蒸菜,一分钟就把它杀青了。用白盘子蒸,每根黄花菜都能均匀受热,同时成熟。十几分钟就能把黄花菜蒸好,5斤左右的鲜菜能出1斤干菜,且菜的条形较好,每斤就比一般筐子蒸的菜多卖五六元。这个白盘子让我们黄花菜产业的效益翻了几番。”潘青录说,“农民看到白盘子带来的效益后,基本家家户户都用它蒸菜、晒菜,普及率非常高。我们把传统的加工技术改变提升了,全国各地都来我们这里学习。”
新品研发前景广
精心挑选称重后的黄花菜被塑封真空包装起来,再放进冷库冰冻,不仅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黄花菜,而且价格也大大提高。黄花菜鲜菜“摇身一变”成了冰鲜菜,售价每公斤可达12元。除了冰鲜菜,黄花菜还被加工成各种方便熟食。目前,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的黄花菜加工产品有:即食黄花菜、香辣黄花菜、古方秘制108酱、黄花剁椒酱、黄花菜罐头等多种产品。
“以后,我们要从产品品质和特色上进行产业后续研发。还要进行黄花菜营养元素的提取,要做全国黄花菜行业的领跑者。”潘青录信心十足地说。
因为促进了黄花菜产业发展,潘青录和他的公司及合作社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称赞。2016年12月,陕西大荔沙苑黄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秦苑”牌大荔黄花菜(干制)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该企业也被命名为“全国优秀电商扶贫企业”“陕西省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名优特产品牌企业”。2019年,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19年底,投资35亿元的大荔县省级智能农业农机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我国西部全产业链智能农业农机产业园。也将为大荔县包括黄花菜产业在内的农业智能智慧化发展,提供更大机遇和平台。
“我们大荔有黄花菜、同州西瓜、红萝卜等7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即将建成的农业产业园中,园区企业可资源共享,借力发展,利用捆绑机制,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大荔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雷孟师说。
强强联手闯市场
陕西大荔秦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的黄花菜基地带动了2000余户群众种植黄花菜,且将贫困户的黄花菜全部包收,促使了参与种植黄花菜贫困户彻底稳定脱贫。这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还赢得了社会效益。
为做大做强黄花菜产业,2018年,潘青录牵头组织了全县12家同类合作社成立了大荔县黄花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以联合与合作为纽带,利用组织、协调、服务、指导和监督职能,以“统一购销、统一技术规程、同一产品标准,统一品牌包装和统一市场运营”的五统一,统领所有成员,以“做规模、做标准、做品牌、做服务和做担当”的“五做”为核心,建设优质黄花菜生产基地,延伸全产业链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品质,规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