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发展魔芋产业 助推脱贫攻坚
车向斌 周文治
“竹林关”三个字曾因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而名扬四海。如今,丹凤县竹林关镇凯农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魔芋产品,不负众望,撬开北上广的大门,销往四面八方。
凯农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5月,当时还是一个注册资金仅215万元的小型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成为陕西省级示范合作社。合作社占地15亩,由李书姓等人发起成立,现有社员60余户。十年来,合作社累计投资1520万元,建成多功能厂房8500平方米,组建生产线3条,拥有员工180余人,实现了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合作社现有固定资产4060万元,年产值6000余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带动周边8000余户村民脱贫致富,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企业快速发展
丹凤县种植魔芋由来已久,但因种种原因使百姓难以致富。近年来,在丹凤县相关部门的指导下,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订单农业运作模式,与周边多个乡镇签订保底种植合同2000亩,带动周边种植农户达1500余户。2011年12月,合作社魔芋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17年10月,合作社投资120万元建设林下种植基地150余亩,栽种雪松、樱花、玉兰花等8万余株,引进优良品种两个,带动就业人员80余户,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现在,合作社年可加工新鲜魔芋5000余吨,生产魔芋精粉300余吨,由最初的年产值2000万元到现在实现年产值6000余万元。近年来,合作社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郑区贵明魔芋制品厂、湖北长友股份农业有限公司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逐步向“特种农副产品”错季加工经营的产品定位发展。
产品前景广阔
延长产业链条,让村民在产业链上就能挣到钱,这是丹凤县对所有合作社的要求。2017年8月,合作社新建20亩厂区,以延长产业链和解决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地人员就业难问题。一期工程投资3200万元,建起了16间四层1500平方米综合办公大楼、职工宿舍、化验室、实验室及125千瓦光伏发电。建成标准化生产车间2000平方米,魔芋食品生产线1条、自动包装流水线1条、4000立方米气调库、460平方米多功能展示厅。产品涉及8大系列8个产品,主要销往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魔芋挂面系列产品获得“南京市民最受欢迎的农产品”称号。
2010年,李书姓筹建丹凤县凯农魔芋精粉有限公司,2015年7月成立陕西李氏凯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拥有固定资产4060万元,年产值6000余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
合作社负责人李书姓介绍:“下一步,我们将以合作社为根基,加强技术培训,引进优良品种,强化示范带动,使全县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继续与大专院校合作,加大产品研发及宣传力度,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力争将产品由目前的8种增加到30种。推行标准化种植和生产,走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创建绿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