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争当时代弄潮儿 奋力谱写新篇章
——杨凌示范区税务机构改革工作纪实

  王伟 王彦军
  2018年盛夏的杨凌大地,翠色欲流,生机勃勃,处处奔涌着奋发向上的气息。这一年的7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杨凌示范区税务局挂牌成立。
  新机构成立之初,面对系统整合、数据并库、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个人所得税改革、新一轮减税降费等多重历史性“大考”,杨凌示范区税务局在省税务局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进改革的“主引擎”,围绕“事合、人合、力合、心合”的工作目标,勇立潮头,克难攻坚,书写了一张张精彩答卷。
  强党建:构建和合与共新局面
  机构合并后,示范区税务局党委以凝聚思想共识为重点,深入开展谈心谈话,积极回应和解决干部职工关心的岗位安排、“正转副”干部使用、职级晋升等问题,增强情感认同,消除思想隔阂,进一步凝聚了干部职工抓落实的工作合力。在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委指导、支部跟进、党员带头的良好机制。
  两年来,示范区税务局党委广泛开展“四项教育”,不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积极组织先进事迹宣讲会、退休干部座谈会、道德讲堂、“爱心互助捐”、缴纳特殊党费等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推动机构改革平稳落地、干部队伍深度融合、税收事业快速发展、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新组建的杨凌税务在改革路上蹄疾步稳。
  49岁的中共党员王胜利,是原杨凌示范区地税局纳税服务中心主任,在这次改革中,他被任命为新机构副职。当面对“正转副”谈心时,王胜利毫不犹豫地说:让年轻同志上吧,年轻人思想活跃,创新能力更强,我会全力做好配合保障,请组织放心……
  有着26年税龄的原杨陵区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菁,由“一把手”调整为“第一助手”。刚刚“正转副”的她,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业务大培训中,主动化解改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积极分享工作心得,提议开办纳税人学堂,为机构合并后的业务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改革后的示范区税务局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广大税务人员讲党性、讲奉献的意识更强,他们用个人的“舍”换取改革的“得”、以个人的“退”换取改革的“进”,诠释了税务铁军的优秀品质。
  固根本:聚焦税收主业推改革
  围绕“新机构挂牌、‘三定’工作落实、社保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金税三期并库”等主攻战,示范区税务局科学谋划,集中攻坚。特别是2019年以来,面对“减与收”的双重压力、“服与管”的双重任务、内部稳定与外部和谐的双重考验,示范区税务局事不避难、负重前行,不断改进和优化征管服务措施,促进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
  在落实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上,针对辖区小微企业“户多、量大、额小”的特点,示范区税务局采取“送、推、导”等一系列硬措施,强化宣传辅导,确保纳税人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局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重点税源企业“直联包抓”,点对点、面对面开展宣讲辅导,进一步融洽了税企关系。
  为增加工作成效,示范区税务局基层党支部与部分企业联合开展“双建双促”支部结对活动,通过成立“青年党员突击队”,深入一线进户辅导,受到纳税人欢迎。2019年至2020年一季度,全区税务系统新增减免税费3.71亿元,有力支持了入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面对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业务规模大、涉及部门广、征缴系统多”等问题,示范区税务局迎难而上,时间不够就加班加点,部门众多就逐一走访对接,系统庞杂就一个一个去研究解决……
  辛苦付出换来捷报频传:2019年1月,1000余户企业的5项社保费顺利划转税务部门征收;11月,17万名群众的城乡居民医保费顺利划转税务部门征收;12月,示范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申报入库率名列全省第一;2020年5月,示范区退役军人社保接续养老保险征收进度位列全省第一……
  在金税三期并库工作中,示范区税务局全员发动,逐户调查核对数据,进行多轮测试演练,历时5个月,顺利完成8000余户纳税人的数据核对,有效推动了改革任务落实,如期实现了系统成功升级。配合示范区“出口退税流转金”制度,示范区税务局进一步加快出口退税办理,让出口退税拨付到账时间由过去的近1个月提速到“当日办结、当日退税”。
  2019年新个人所得税政策实施以来,全区10288人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享受了专项附加扣除政策,1660人通过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及时收到了改革“大礼包”。
  守初心:追求最优服务不停歇
  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示范区税务局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下大力气简化办税缴费流程,使企业获得感不断增强。
  走进杨凌各个办税场所,自助办税同窗口办税一样井然有序。笔者看到,一位企业的财务人员正在志愿者的引导下,通过电子税务局服务平台分分钟就办理完纳税申报业务。
  办税大厅在原来11项“套餐式”服务的基础上“再加餐”,增加了新办企业涉及的基本业务,并大力推行154项业务“最多跑一次”,372项业务实现全程网上办,所有税费业务“一窗通办”。
  如今,拿起手机只要关注“陕西税务”或“陕西税务纳税服务”公众号,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代开发票和缴纳社保费等业务,这种“线上办”“码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的办理模式在杨凌已经成为常态。
  此外,为进一步加快“放管服”改革步伐,示范区税务局将20项涉税审批事项前移至大厅受理,实现了前后台的快速无缝衔接,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疫情发生以来,示范区税务局积极倡导非接触式办税,029-87012366便民办税小呼中心于今年4月建成启用,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热线咨询辅导服务;携手多家银行推行“税银e站”服务,为区内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谈起办税业务的新变化,杨凌城乡投资建设开发有限公司一位工作人员说,现在代开发票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结;车辆手续、不动产交易等涉税业务不用重复提交资料和重复叫号排队,就可以“一窗办理、内部流转、集中出件。”
  “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税,我们积极开展上门核实和面签服务;今年我们还推出容缺办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提高了办事效率。”杨凌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负责人杨颖说。
  随着“互联网+服务”的高效应用,示范区税务局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纳税服务、税收征管、风险应对换档升级,基本实现了所有涉税业务在实体办税厅“一窗通办”,有力地促进了纳税服务质量和依法征管水平“双提升。”一个时间更短、渠道更广、方式更优、负担更轻的税收现代化服务体系日渐成型。
  人心齐:文明之花绽放新光彩
  杨凌示范区税务局在全系统积极倡导“人人都是税务形象”的理念,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履行职责创佳绩,深入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
  两年来,示范区税务局通过重培训、强素质、创一流队伍,8人入围省税务局标兵人才,7人入选省级税务稽查人才库,4人取得税务师资格,1人获得全省税务系统业务大比武社保费组第三名,1人入选税务总局教育培训人才库。
  两年来,示范区税务局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硕果累累,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状”“陕西省青年文明号”“陕西省巾帼文明岗”“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示范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驻区单位”“示范区学雷锋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全区税务系统涌现出“全国最美家庭”、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陕西省最美税务人、示范区学雷锋示范标兵、示范区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盛夏的杨凌,天更蓝、水更绿。“值此杨凌示范区成立23周年和示范区税务局成立两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杨凌税务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在推进税收现代化的大道上全力奔跑,为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再接再厉、再立新功!”杨凌示范区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姚红说。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