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那山 那水 那乡愁
本报记者 黄敏 胡小宁
再回秦双村,62岁的王万新内心判若天渊。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以前做梦都想逃离的贫困山村,如今成了他难以割舍的诗意和乡愁。
秦岭腹地,山大沟深。从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出发,沿着蜿蜒山路向西而行,在距离蓝田县葛牌镇地界不远的山坳里,即将消失的秦双村和它的32户村民就曾栖居在此。
秦双村地处西安商洛两市交界处,这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我们村山好水好,可就是太穷啦!”说起以前的苦日子,王万新85岁的老父亲王学华叹息不已,“路不好,又偏僻,除了地里刨点食,没有啥来钱门路,咋能不穷?”
在搬进三岔河镇集中安置小区以前,王万新守着父亲盖的几间土坯房,已经在秦双村消磨了60年时光。年轻时他在临村小学做过21年乡村教师,算是十里八乡少有的“体面”人。后来不教书了,王万新又一头扎进地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秦双村能耕种的地都在半山腰,只能种些土豆、玉米,糊口都成问题,还要供养一家老小,这个本就没有多少家底的家庭不堪重负。
生活虽苦,但有余甜。尽管日子艰难,几个孩子却都争气,三个儿子相继考上了大学,王万新觉得再苦都值了。
2015年,秦双村作为一个村民小组并入商州区三岔河镇三岔河村。村撤了,人还在,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村里地少,基本都是山地,路又不好,没有人愿意进来,光靠种地根本摆脱不了贫困。”农闲时,王万新也出去打零工,但挣来的钱仍然无法把一家人拉出“贫困线”。
2016年,随着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秦双村27户村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万新家是其中之一,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
近年来,借“陕南移民搬迁”东风,秦双村有25户村民举家搬到山外,王万新和其他6户人家依旧住在村里,守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如果没有易地扶贫搬迁,王万新或许和他的祖辈们一样,一辈子都走不出秦双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当地政府一边鼓励、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外出就业,一边积极研究谋划移民搬迁方案。2017年,针对秦双村等村民小组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正式启动。
“知道这个好消息,大家高兴得睡不着觉。我连蜜蜂都不想养了,就盼着赶紧搬。”回想当初,秦双村村民黄建文感慨万千。
当年年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竣工,王万新一家连同父亲共7口人,分到了一户120平方米的住房。
2018年,秦双村剩余7户村民终于搬进了位于三岔河镇的安置小区。“国家把房子盖得美美的,每家按户、按人还有补助,掏不了多少钱就解决了住房问题,这是我们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王万新感觉腰板都直了。
住进新房两年来,王万新也没闲着。按照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安居、能乐业”等政策,他就近找了份工作,每月有稳定收入,加上小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春季,王学华念叨着想回村看一看。为了陪伴父亲,王万新和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秦双村。
望着将要实施“旧宅腾退”的空旷村落,王万新心潮翻滚。简单收拾一下,安顿好起居,他们又在地里种上土豆、玉米,还扩出一片地种植中草药。
6月24日下午,王万新在山上挖了一箩筐野生蒲公英,水嫩嫩的,很是喜人。“听我们村主任说,地可以继续种,最好搞经济林,有补助,也好管理。”王万新说。
夕阳渐渐挂上山头,王万新陪着父亲坐在屋前喝茶闲聊。
“生活好了,回村干农活就当重温田园乐趣。现在都在寻找乡愁,我们这里就是现成的。”王万新决定再住一段时间,就带父亲回镇上安置小区。
起风了,山林原野特有的草木气息沁人心脾,映在黄昏中的秦岭壮美如画。
再回秦双村,62岁的王万新内心判若天渊。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以前做梦都想逃离的贫困山村,如今成了他难以割舍的诗意和乡愁。
秦岭腹地,山大沟深。从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镇出发,沿着蜿蜒山路向西而行,在距离蓝田县葛牌镇地界不远的山坳里,即将消失的秦双村和它的32户村民就曾栖居在此。
秦双村地处西安商洛两市交界处,这里人烟稀少,交通闭塞,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我们村山好水好,可就是太穷啦!”说起以前的苦日子,王万新85岁的老父亲王学华叹息不已,“路不好,又偏僻,除了地里刨点食,没有啥来钱门路,咋能不穷?”
在搬进三岔河镇集中安置小区以前,王万新守着父亲盖的几间土坯房,已经在秦双村消磨了60年时光。年轻时他在临村小学做过21年乡村教师,算是十里八乡少有的“体面”人。后来不教书了,王万新又一头扎进地里,准备大干一场。然而,秦双村能耕种的地都在半山腰,只能种些土豆、玉米,糊口都成问题,还要供养一家老小,这个本就没有多少家底的家庭不堪重负。
生活虽苦,但有余甜。尽管日子艰难,几个孩子却都争气,三个儿子相继考上了大学,王万新觉得再苦都值了。
2015年,秦双村作为一个村民小组并入商州区三岔河镇三岔河村。村撤了,人还在,日子该怎么过还得怎么过。
“村里地少,基本都是山地,路又不好,没有人愿意进来,光靠种地根本摆脱不了贫困。”农闲时,王万新也出去打零工,但挣来的钱仍然无法把一家人拉出“贫困线”。
2016年,随着全省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秦双村27户村民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万新家是其中之一,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走出去”的决心。
近年来,借“陕南移民搬迁”东风,秦双村有25户村民举家搬到山外,王万新和其他6户人家依旧住在村里,守着几亩薄田维持生计。
如果没有易地扶贫搬迁,王万新或许和他的祖辈们一样,一辈子都走不出秦双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当地政府一边鼓励、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外出就业,一边积极研究谋划移民搬迁方案。2017年,针对秦双村等村民小组实施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正式启动。
“知道这个好消息,大家高兴得睡不着觉。我连蜜蜂都不想养了,就盼着赶紧搬。”回想当初,秦双村村民黄建文感慨万千。
当年年底,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工程竣工,王万新一家连同父亲共7口人,分到了一户120平方米的住房。
2018年,秦双村剩余7户村民终于搬进了位于三岔河镇的安置小区。“国家把房子盖得美美的,每家按户、按人还有补助,掏不了多少钱就解决了住房问题,这是我们几代人想都不敢想的好事。”住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王万新感觉腰板都直了。
住进新房两年来,王万新也没闲着。按照全省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安居、能乐业”等政策,他就近找了份工作,每月有稳定收入,加上小儿子已经大学毕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今年春季,王学华念叨着想回村看一看。为了陪伴父亲,王万新和妻子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秦双村。
望着将要实施“旧宅腾退”的空旷村落,王万新心潮翻滚。简单收拾一下,安顿好起居,他们又在地里种上土豆、玉米,还扩出一片地种植中草药。
6月24日下午,王万新在山上挖了一箩筐野生蒲公英,水嫩嫩的,很是喜人。“听我们村主任说,地可以继续种,最好搞经济林,有补助,也好管理。”王万新说。
夕阳渐渐挂上山头,王万新陪着父亲坐在屋前喝茶闲聊。
“生活好了,回村干农活就当重温田园乐趣。现在都在寻找乡愁,我们这里就是现成的。”王万新决定再住一段时间,就带父亲回镇上安置小区。
起风了,山林原野特有的草木气息沁人心脾,映在黄昏中的秦岭壮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