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我们要记住洋口人的好”
    正在整理衣柜的蒋承燕说:“看,这柜子就是洋口人帮忙买的。”

  本报记者 姚远 胡汉杰
  “这张床、衣柜,还有电饭锅、电磁炉都是洋口人帮忙买的。”6月15日一大早,蒋承燕一边打扫房间,一边介绍对口帮扶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给她们捐款买的生活用品。
  当天,记者来到汉中市南郑区碑坝镇春光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社区,两栋六层居民楼依河而建,居住着搬迁户79户315人。
  走进2单元301室蒋承燕家,沙发、电视、冰箱、洗衣机、衣柜一应俱全。109平方米的房子干净整洁,茶几上摆放着诱人的时令水果。
  “洋口人很细心,连菜刀、铲子、菜板都买齐了。”蒋承燕说,刚装修完新房那段时间,钱比较紧张,洋口镇的同志就捐款为我们买来生活用品,让我们顺利搬家,“我们要记住洋口人的好啊。”
  蒋承燕全家6口人,原来居住在大西坝村王家湾组,距离社区20多公里。2019年9月,他们搬到了这里。“以前住的地方分散,不通公路。”蒋承燕说,购买这套房子时,个人出资1万元,剩余部分由国家财政补贴。
  蒋承燕当过幼儿园老师,丈夫在外地打工,收入还不错,自己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离不开家。今年1月,她被社区安置到物业公司上班,既照顾了家庭,还能在家门口挣到工资。
  碑坝镇6个安置区,开发了20个公益性岗位,实现脱贫户就近稳定就业。
  “搬迁房都已经建好,但是还有部分贫困户缺少必要的生活用品,怎么搬呢?”这让碑坝镇党委书记杜新成一时犯了难,“我不想给搬迁户增加负担,但镇上没有这笔开支。”
  杜新成想到了对口帮扶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看看他们能不能帮助乡亲们采购一批生活急需品。”
  “当我把想法跟对方主要领导沟通后,没想到,人家完全同意。”杜新成棘手的事终于有了着落。
  2017年,洋口镇对口帮扶碑坝镇。如东县干部孙陈建到南郑区挂职交流,任区发改局副局长兼碑坝镇党委副书记,勤劳善良的老区人民给孙陈建留下了深刻印象,双方结下深厚友谊。
  很快,100万元捐赠资金就转到碑坝镇政府的账户上,作为专项资金,为874户1551人购置生活用品。采购的物品,大到家具家电,小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
  去年七八月,天气正热,分发物品的那几天,搬迁户都非常高兴,就跟过年一样。有的自发编写对联张贴在新房门上,讴歌帮扶政策好,共产党好!
  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生活条件落后,群众喜欢在堂屋里生火,用鼎锅做饭、烧水,冬天烤火取暖、熏制腊肉。
  如今,赶上了好政策,他们搬进了新房,生活从“鼎锅”时代迈向了“电器”时代。“很多老人不会用电器,我们就安排人手把手地教。”杜新成说。
  碑坝镇辖14个村和1个社区,有3512户1194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590户5409人。2019年,该镇整体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3%。
  当前,南岔河村、西河村杨家营、西江安置点、梁堂村米仓驿和碑坝社区等531户搬迁户已经全部入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