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26年思乡情 干群共筑回家路
本报记者 胡小宁 通讯员 孙志成
“这一天我盼了整整26年。今天终于能回家了。”5月27日,孙邦明天不亮就起床了,整理一遍行李后,他坐在轮椅上又仔细抚摸起陪伴他20多年的修鞋机。今天,他要和这个“老伙计”说再见了。
当天下午2时30分,当华阴市岳庙街道西岳社区主任杨高武把车票递到孙邦明手上时,他紧紧攥着车票,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提起这26年来的辛酸,孙邦明眼泛泪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0岁孙邦明是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厉家庙村人,双腿严重残疾,1994年辗转来到陕西省华阴市,以修鞋维生。近年来,由于身患脑梗,孙邦明微薄的积蓄都花在了医药费上。想要回家,对孙邦明来说似乎十分遥远。
今年3月中旬,华阴市残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副理事长杨亚锋当即决定要帮助孙邦明完成回家的愿望。为此,杨亚锋和西岳社区主任杨高武多次与孙邦明户籍所在地联系。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两地残联及民政部门很快取得了联系,一场爱心接力就此上演。
5月初,好消息传来,在当地镇政府的多方寻找下,孙邦明家人有了线索。听到这一消息后,孙邦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但一个个实际困难又摆在了大伙面前:孙邦明由于身患残疾和脑梗,不能独自回乡;他持有的身份证还是一代,已经过期多年;回家的路费还没有着落……
面对一连串问题,杨亚锋为孙邦明申请了残联救助款3000元,并发起爱心捐助,先后筹集6000余元善款;杨高武积极联系华阴市民政部门为孙邦明办理了回家的车票;孙邦明的好友主动提出陪同照顾其回家;曲阜市民政部门安排专人对接,并为孙邦明提供临时居住场所……至此,孙邦明的回乡路再无阻碍。
“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照!”孙邦明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对帮助过他的人一再感谢,现场众人无不动容。
把工作变成善举,将善举视为责任。看着孙邦明踏上了回乡路,在场的杨亚锋、杨高武以及参与爱心接力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天我盼了整整26年。今天终于能回家了。”5月27日,孙邦明天不亮就起床了,整理一遍行李后,他坐在轮椅上又仔细抚摸起陪伴他20多年的修鞋机。今天,他要和这个“老伙计”说再见了。
当天下午2时30分,当华阴市岳庙街道西岳社区主任杨高武把车票递到孙邦明手上时,他紧紧攥着车票,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提起这26年来的辛酸,孙邦明眼泛泪花,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50岁孙邦明是山东省曲阜市王庄镇厉家庙村人,双腿严重残疾,1994年辗转来到陕西省华阴市,以修鞋维生。近年来,由于身患脑梗,孙邦明微薄的积蓄都花在了医药费上。想要回家,对孙邦明来说似乎十分遥远。
今年3月中旬,华阴市残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副理事长杨亚锋当即决定要帮助孙邦明完成回家的愿望。为此,杨亚锋和西岳社区主任杨高武多次与孙邦明户籍所在地联系。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两地残联及民政部门很快取得了联系,一场爱心接力就此上演。
5月初,好消息传来,在当地镇政府的多方寻找下,孙邦明家人有了线索。听到这一消息后,孙邦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但一个个实际困难又摆在了大伙面前:孙邦明由于身患残疾和脑梗,不能独自回乡;他持有的身份证还是一代,已经过期多年;回家的路费还没有着落……
面对一连串问题,杨亚锋为孙邦明申请了残联救助款3000元,并发起爱心捐助,先后筹集6000余元善款;杨高武积极联系华阴市民政部门为孙邦明办理了回家的车票;孙邦明的好友主动提出陪同照顾其回家;曲阜市民政部门安排专人对接,并为孙邦明提供临时居住场所……至此,孙邦明的回乡路再无阻碍。
“感谢你们对我的关照!”孙邦明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对帮助过他的人一再感谢,现场众人无不动容。
把工作变成善举,将善举视为责任。看着孙邦明踏上了回乡路,在场的杨亚锋、杨高武以及参与爱心接力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