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做强冬枣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张全喜正在果园查看冬枣长势。
  李茹 本报记者 吴武刚
  6月2日,大荔县冬枣协会成立,张全喜当选为常务副会长。
  在常人看来,这位返乡创业,十年如一日专注冬枣种植的“硬汉子”又多了一个金灿灿的名号,而张全喜却认为自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说:“大荔冬枣种植面积已经超过42万亩,年产值40多亿元,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近三分之一,品牌价值达到44.94亿元,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摇钱树’和‘金蛋蛋’。要维护和发展好这个产业,每一位冬枣种植户都要持续努力。”
  张全喜是大荔县新禧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高级职业农民、县政协委员。从事种植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农村电商整整十年,一直奋战在农业领域,奔走在维护大荔县“中国枣乡”“全国冬枣名县”“农业生产标准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的路上。
  “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2017年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特色示范专业合作社”;“美丽产业带头人”“冬枣种植大户”;“新禧冬枣”2017年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定,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新禧农场”被陕西省农业厅审核认定为“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荣誉的背后,是张全喜及团队的不懈努力。
  十年时间,张全喜一直致力于让大荔冬枣变身“金蛋蛋”。从起初10亩地的钢架温室大棚让冬枣提前半个月上市,到建起了温室大棚15亩、双模大棚15亩、春棚205亩,拉长生产周期,延伸产业链;从传统种植,到改良嫁接;从单打独斗到成立新禧冬枣专业合作社带动260户枣农共发展;从零散发展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防治、统一指导、统一采摘销售”的生产操作规程落地运行;从田间地头销售,到“沃尔玛”等3家大型商超,到“天猫”和“京东”等线上平台,电商销售网上赚钱;从占领南方市场到冬枣打上国际航班赚外汇……张全喜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生产、销售方案和标准给农户,让每一位冬枣行业参与者都能在广阔的乡村产业和市场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并实现价值。
  近年来,大荔举全县之力发展冬枣,不断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及品质,提高抗风险能力,提升现代化生产水平,越来越多的枣农正在挑上“金扁担”。大荔县政府连续在全国各地召开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张全喜十多次被县政府组织参加推介会,“新禧合作社”和“新禧农场”生产的“新禧牌”有机冬枣也闻名遐迩,张全喜应邀参加了农业农村部在大荔县召开的“国家冬枣标准”制定会议。
  张全喜以提高周边农户经营理念,做好示范引领为动力,让果农意识到提高质量的重要性,切实增强果农的责任感、紧迫感,为助推大荔县由冬枣大县向冬枣强县转变增砖添瓦。他致力于打造“绿色无公害水果基地”,延长冬枣采摘、销售周期等一系列问题又成为他新的冲击高地。
  如今,张全喜的新禧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成了业界聚焦。有人说,张全喜发家了、致富了。张全喜却憨厚地说:“种冬枣、做农业确实辛苦,但我也很快乐。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因为加入合作社而日子越过越好,我觉得这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