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陇县:“甜蜜产业”为脱贫添底气
本报记者 辜希静 通讯员 王立平
今年陇县的春天,似乎来得晚一些。
“刚好去看看蜂群的生产情况,马上就到花期旺季了,可马虎不得!”3月30日,行走在八渡镇春意盎然的山路上,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金荣说。
八渡镇地处陇县东南部,这里群峰环绕、空气清新、山花遍野,为养殖蜜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短短几年,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建成蜜蜂生态养殖基地3个、种蜂育种场1个,发展中蜂养殖2600余箱。
该合作社在贫困户中推广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按照“合作社+基地+订单+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采取托管和自养相结合的方式,由贫困户“点菜”认养中蜂,或者交给合作社托管。合作社提供饲养技术,回收产品解决销售难题,贫困户年终领取分红。如今,八渡镇、东风镇600多户贫困户加入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吸纳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扶持资金299.5万元联营发展,420户贫困户获取产业分红收益,实现稳定脱贫。
51岁的王忙生是八渡镇桃园村的养殖户。之前,他一直外出务工,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蜜蜂打交道。从没养过中蜂的王忙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养了5箱中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还略有盈余。“养蜂不影响种庄稼,不耽搁外出务工。去年养蜂间隙,我还外出干活半年。”王忙生说,马上就到“分蜂”期了,65箱中蜂可以发展到130多箱,只要花期不出现霜冻,收入4万元肯定没问题。
桃园村百分之八十的群众养殖中蜂,最多的养殖户有200多箱。为了支持丰田蜂业做大做强,八渡镇政府在养蜂场扩建、加工、冷藏设施、良种蜂群引进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先后投入基础建设资金和扶贫产业发展资金700余万元。“中蜂养殖既是老杨的‘甜蜜事业’,更是全镇群众的‘甜蜜产业’,为我们脱贫添了底气。”八渡镇党委书记范永林说。
如今,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有蜂蜜精过滤、蜂巢蜜、蜂王浆及花粉加工生产线4条,年加工各类蜂产品1000吨。接下来,杨金荣想在科技研发和市场开发上下功夫,力争把丰田蜂业做成具有先进理念和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企业,让中蜂养殖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陇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践行生态立县战略,将中蜂养殖纳入全县特色产业板块,明确发展方向、强化政策保障,推动中蜂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蜂农3500多户,存栏蜜蜂5.2万箱,年蜂蜜产量960吨,蜂产品总产值达6450万元,并形成王浆、蜂蜜、蜂蜡和蜂胶等多个产品,每年为该县农民带来近2000万元的收入。
今年陇县的春天,似乎来得晚一些。
“刚好去看看蜂群的生产情况,马上就到花期旺季了,可马虎不得!”3月30日,行走在八渡镇春意盎然的山路上,陇县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金荣说。
八渡镇地处陇县东南部,这里群峰环绕、空气清新、山花遍野,为养殖蜜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短短几年,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建成蜜蜂生态养殖基地3个、种蜂育种场1个,发展中蜂养殖2600余箱。
该合作社在贫困户中推广中蜂标准化饲养技术,按照“合作社+基地+订单+贫困户”的扶贫模式,采取托管和自养相结合的方式,由贫困户“点菜”认养中蜂,或者交给合作社托管。合作社提供饲养技术,回收产品解决销售难题,贫困户年终领取分红。如今,八渡镇、东风镇600多户贫困户加入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吸纳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产业扶持资金299.5万元联营发展,420户贫困户获取产业分红收益,实现稳定脱贫。
51岁的王忙生是八渡镇桃园村的养殖户。之前,他一直外出务工,压根没有想到自己会和蜜蜂打交道。从没养过中蜂的王忙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养了5箱中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还略有盈余。“养蜂不影响种庄稼,不耽搁外出务工。去年养蜂间隙,我还外出干活半年。”王忙生说,马上就到“分蜂”期了,65箱中蜂可以发展到130多箱,只要花期不出现霜冻,收入4万元肯定没问题。
桃园村百分之八十的群众养殖中蜂,最多的养殖户有200多箱。为了支持丰田蜂业做大做强,八渡镇政府在养蜂场扩建、加工、冷藏设施、良种蜂群引进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先后投入基础建设资金和扶贫产业发展资金700余万元。“中蜂养殖既是老杨的‘甜蜜事业’,更是全镇群众的‘甜蜜产业’,为我们脱贫添了底气。”八渡镇党委书记范永林说。
如今,丰田蜂业专业合作社有蜂蜜精过滤、蜂巢蜜、蜂王浆及花粉加工生产线4条,年加工各类蜂产品1000吨。接下来,杨金荣想在科技研发和市场开发上下功夫,力争把丰田蜂业做成具有先进理念和高科技含量的现代企业,让中蜂养殖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陇县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践行生态立县战略,将中蜂养殖纳入全县特色产业板块,明确发展方向、强化政策保障,推动中蜂产业发展。目前,全县蜂农3500多户,存栏蜜蜂5.2万箱,年蜂蜜产量960吨,蜂产品总产值达6450万元,并形成王浆、蜂蜜、蜂蜡和蜂胶等多个产品,每年为该县农民带来近2000万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