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洛南县洛源镇 特色产业鼓起群众腰包
  本报讯(孟星辰 通讯员 冯江慧 陈晓锋)“西洋参点播的时候一定要保持行距、株距均匀,种子选择要颗粒饱满。”3月26日,走进洛南县洛源镇龙潭村,30多名工作人员在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闵小林的指导下,正热火朝天地整地、垄行、点播。
  龙潭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植西洋参,并将其发展成为特色产业。他们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发展目标,先后成立洛南县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秦岭西洋参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以西洋参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目前,全村建成西洋参种植基地70亩,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可带动贫困户67户,人均增收3000元。
  位于洛源镇腰庄村的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内同样一片忙碌。2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食用菌装袋、摆放、高压灭菌。而食用菌种植也是该镇发展的另一个特色产业。
  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是洛源镇集中开工的扶贫产业项目,也是该镇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合作社已建成用于食用菌研发、菌袋生产、种植、初加工的食用菌制菌厂,建成养菌和大棚生产示范基地,每日用工人数达150人左右,年产食用菌菌种600~800万袋,可带动周边1500余名贫困群众增收。
  近年来,洛源镇立足地域实际,坚持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农业、壮大地域品牌不动摇,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和群众自主发展相结合,按照“兴菌、扩药、稳粮、活三产、促劳务”的思路,形成了以食用菌为主导的富民产业集群,以豆腐干、红木家具、西洋参等为主导的特色产业,以连翘、金银花、川乌等中药材为主的传统产业,建立了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和谐的产业支撑体系,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此举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实现群众家门口务工、产业基地里脱贫。
  “我和丈夫年龄大了,没啥技术,外出务工不好找活。现在我在闵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务工,每天收入50元,既可以照看家,还能挣工资。”龙潭村七组贫困户江淑会说。在村里像她一样在合作社务工的贫困户有40多人,同时还以流转土地方式入社,每亩地可分流转费600元,年增收3000元以上。
  “受疫情影响,最近每天上班有25个人,每天可生产菌袋1.3万~1.5万个,每天每人可挣工资100元左右。只要掌握了技术,男女老少都可以干。”秦农坊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务工人员李改芹说。
  “今春以来,洛源镇坚持防疫和产业发展两手抓,率先复工复产秦农坊食用菌、闵农中药材、洛之源食用品等十家扶贫产业龙头企业,可解决贫困人口3000余人就业,年人均收入增加2500元以上。”洛源镇镇长陈炜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