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春节回家路越来越便捷
    步履匆匆,归心似箭。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洋县槐树关镇申家河村68岁的申占杰,在外工作47年了,虽然不能年年春节都回家,但是每隔几年他都要回老家一趟。
  2020年1月15日,申占杰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他和女儿轮换开车,历时32个小时,行程2500多公里,终于到达老家。在申家河村,看到新修的水泥路,申占杰很激动。村里修这条路,他还捐了几万元。
  以前,村里没有通村路,出行极不方便。过年回家的艰难,申占杰最有感触。1973年,申占杰报名参军,到新疆保卫祖国边疆。3年后的春节,他请了探亲假,坐了几天的火车到达宝鸡,再换乘到洋县的火车,从洋县马家村下车后坐公交车到龙亭镇,然后步行两个小时才到家。
  后来,我国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申占杰从新疆回家的路好走多了。
  2018年,申占杰回老家住了两个月,当他听说村上要修路,他特别支持,并号召几个兄弟捐款。
  如今,交通越来越快速便捷,从新疆可以坐高铁到西安,再转高铁到洋县。这次申占杰和女儿开车回来,由于村上修了路,他直接把车开到家门口。
  见到记者时,申占杰激动地说:“村里修好了路,出行越来越方便,在外打工和上班的人们可以开着车回家过年了。路通了,对村子发展有很大帮助。老家是我的根,过年就得回家。这条回家的路我走了无数次,但是今年回家的路更便捷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