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家乡的流水席
马小江
进入腊月,村里有一户人家办婚事,我被邀请去吃了一次流水席。
农村人待客不搞花里胡哨的形式,讲究的是实诚大方。乡下既没有包间,也看不到豪华的摆设,却能处处让人觉得热闹喜庆。要是嫌家里地方紧张,就把饭席安排在自家门口的水泥路上。搭起帐篷省事又简洁,形似部队的临时营地。这种时兴的帐篷设计合理,人坐在里面就餐,不但挡风遮雨,而且采光也好。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两排圆桌,每张桌子周围放着十把圆凳。执事的人提着茶壶,摆好茶杯,挨个给客人倒茶水,热情地招呼客人。
在主家的院子里,支着几口大锅,大大小小的盆里盛放着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至于是切段,还是切片,按照厨师的要求,几位帮厨的妇女手里不停地忙碌着。在用旧铁桶改做的炉子下面,鼓风机“呜呜”地吹个不停,炉口里吐出长长的火舌。厨师手里挥动着铁铲,在一阵阵热气中,伴随着“刺啦啦”的声响,一道道冒着香气的菜肴很快就落入碗碟。旁边的几口蒸锅里在加热事先烹制好的鸡鸭鱼肉等。手脚麻利的执事人等候在旁边,随时准备给客人上菜。
此时,屋里屋外,人声鼎沸。全村人似乎都在为主人家忙活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主人便让大总管招呼前来贺喜的人入席。来到待客的帐篷下,人们自觉围桌而坐,十人一桌,自由组合。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此时都显得很主动,话语比平时也多了许多。帮忙的小伙子提个大茶壶,穿梭于每张桌子间,招呼大家喝水。随后,看酒的人端上热好的白酒,给每张桌上的酒壶加满。
接着,正式开席,先上凉菜。八个凉菜,荤素搭配,色香味形,样样俱全。拿到筷子后,由每桌的年长者发话:“开始动筷子了。”一只白瓷小酒杯,大家轮流着喝,伴随着“吱”的一声,一口喝干。有的人喝完咂咂嘴,还要回味一下,然后夹上一口菜,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感。
在人们的谈笑声中,还夹杂着几声猜拳的叫喊声,将酒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时候,总有几个爱耍的,拿上一个酒杯,倒上一点白酒,让娃娃舔一口,辣得娃娃咧着嘴哭。于是,便招来孩子妈一声“娃他叔,都那么大年龄了,咋还没个正形哩!”一句玩笑话,惹得一桌子人都笑了。
吃席的人如淙淙流水,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帮忙的人各司其职,保证事情按部就班地进行。看着这样的场面,我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赞叹。
进入腊月,村里有一户人家办婚事,我被邀请去吃了一次流水席。
农村人待客不搞花里胡哨的形式,讲究的是实诚大方。乡下既没有包间,也看不到豪华的摆设,却能处处让人觉得热闹喜庆。要是嫌家里地方紧张,就把饭席安排在自家门口的水泥路上。搭起帐篷省事又简洁,形似部队的临时营地。这种时兴的帐篷设计合理,人坐在里面就餐,不但挡风遮雨,而且采光也好。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两排圆桌,每张桌子周围放着十把圆凳。执事的人提着茶壶,摆好茶杯,挨个给客人倒茶水,热情地招呼客人。
在主家的院子里,支着几口大锅,大大小小的盆里盛放着鸡鸭鱼肉及各种蔬菜。至于是切段,还是切片,按照厨师的要求,几位帮厨的妇女手里不停地忙碌着。在用旧铁桶改做的炉子下面,鼓风机“呜呜”地吹个不停,炉口里吐出长长的火舌。厨师手里挥动着铁铲,在一阵阵热气中,伴随着“刺啦啦”的声响,一道道冒着香气的菜肴很快就落入碗碟。旁边的几口蒸锅里在加热事先烹制好的鸡鸭鱼肉等。手脚麻利的执事人等候在旁边,随时准备给客人上菜。
此时,屋里屋外,人声鼎沸。全村人似乎都在为主人家忙活着,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主人便让大总管招呼前来贺喜的人入席。来到待客的帐篷下,人们自觉围桌而坐,十人一桌,自由组合。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此时都显得很主动,话语比平时也多了许多。帮忙的小伙子提个大茶壶,穿梭于每张桌子间,招呼大家喝水。随后,看酒的人端上热好的白酒,给每张桌上的酒壶加满。
接着,正式开席,先上凉菜。八个凉菜,荤素搭配,色香味形,样样俱全。拿到筷子后,由每桌的年长者发话:“开始动筷子了。”一只白瓷小酒杯,大家轮流着喝,伴随着“吱”的一声,一口喝干。有的人喝完咂咂嘴,还要回味一下,然后夹上一口菜,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感。
在人们的谈笑声中,还夹杂着几声猜拳的叫喊声,将酒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这个时候,总有几个爱耍的,拿上一个酒杯,倒上一点白酒,让娃娃舔一口,辣得娃娃咧着嘴哭。于是,便招来孩子妈一声“娃他叔,都那么大年龄了,咋还没个正形哩!”一句玩笑话,惹得一桌子人都笑了。
吃席的人如淙淙流水,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帮忙的人各司其职,保证事情按部就班地进行。看着这样的场面,我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