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精诚大爱谱华章








本报记者 王根平 文/图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着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尘肺病和慢性职业中毒的潜伏期较长,诊断治疗难度大,一旦发病难以治愈,且伤残率高,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近年来,铜川市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确定工作方向,明确任务目标,创造性地打造出职业健康防治的“铜川模式”。该模式使辖区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翻开了新的篇章,受到职业病患者和中、省卫健部门的肯定和赞誉。
最是点滴显真情,涓流汇聚成大爱。备受各方瞩目的职业病防治“铜川模式”,究竟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请看记者的实际探访。
宣传先行 在全市形成“共振”
职业病的引发原因,除了工矿企业防范意识缺位,劳动者自身的麻痹疏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12月19日,谈起职业病防治工作,铜川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铜川市卫健委)副主任张萍说:“只有通过强化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加强宣传教育,让管理者和劳动者清楚职业活动中会出现哪些职业病危害,采取什么样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才能做到有效遏制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职业病防治的总方针。为此,铜川市采取了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病宣传教育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而成效显著。
今年4月25日,在全国第17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举办之际,铜川市卫健委按照省卫健委安排部署启动了大型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铜川市卫健委开展主体宣讲14次,宣传咨询18次,出动宣传人数151人次,宣传受众人数5850人,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9280余份。启动仪式结束后,省卫健委副主任余立平走访并详细听取了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的工作汇报,对铜川市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表示肯定。
“通过构建政府、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的职业病防治共同体,全市已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宣传格局,从而进一步普及了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知识,提升了用人单位的法制意识。”铜川市卫健委副主任党印宁说。
今年7月22日,针对职业病中占比最高的尘肺病,铜川市积极部署并制定印发了《全市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成立了以市长李智远为组长、副市长李荣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市尘肺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要求、重点任务、步骤、保障措施,并细化具体工作目标和责任。领导小组的及时成立,有效强化了各成员单位间的协调作战能力。目前,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工作已在全市全面铺开。
专题培训 让本领精益求精
与此同时,铜川市围绕职业病防治开展常态化、全方位的专题培训活动,成为政府职业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全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有章可循,顺利推进。
2018年,由于职业病档案、健康体检等方面制度完备,位于铜川南工业园区的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被评为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说起这一殊荣的获得,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樊海鹏表示,公司从上到下建立了完备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五年来,园区没有出现一位员工患上职业病。
“除了按照要求配建各类环保设备,我们还十分注重员工职业安全意识的养成。而要养成习惯,最重要的就是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培训。但凡我们公司提出办培训班,市上都是全力支持,为我们及时协调专家和讲师。”樊海鹏说。
目前,西安重装铜川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有4名员工考取了职业健康管理师证书,每年的职业安全体检和劳保投入均在百万元以上。“投入是增加了,但是员工的向心力和积极性激发出来了,受益的还是公司。”樊海鹏认为这套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公司的发展。
据铜川市卫健委统计,今年全市卫健系统有5批次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共35人分别参加了省上组织的各类培训。而在全市举办的职业卫生专题培训班上,从各区县卫健局到全市重点涉尘企业等单位,有162名职业病管理负责人完成培训。此外,根据年度专项工作的需要,铜川市还分别举办了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用人单位职业病调查摸底工作专题部署会议、全市2019年职业病重点监测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工作推进会和全市尘肺病回顾性调查技术培训班。
“专题培训的开展,让省、市辖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不断规范,推进了全市健康企业示范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市已确定创建省级健康企业18家、市级健康企业30家。”对于培训效果,铜川市卫健委职业健康科科长王刚认为非常明显。
体系建设 将经验塑成“模式”
适逢冬季,铜川老城区寒气逼人,79岁的退休矿工宋福元所在的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的职业病病房内却暖意融融。
“我是史家河煤矿的退休矿工,确诊尘肺病有35个年头了。自从今年8月到这里接受住院治疗,生活质量比之前大为改善。”在职业病防治院二楼病房,宋大爷告诉记者,这里的大夫和护士对待病人耐心细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医院里不仅能享受全面细致的治疗和护理,还能参加丰富的老年人业余活动。
据了解,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是西北五省唯一的市级职业病防治机构,也是原煤炭部确定的全国11家职业病防治诊断机构之一。60年来,医院先后为省内外近200余家煤矿等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单位职工健康查体60万余人次,诊断尘肺病7000余人。该医院采集职业病危害监测样品18525份,编写出具检测评价报告131份,为厂矿企业提出职业病防治防护措施及意见780条。
“我医所采样品合格率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准确率均在99%以上,检测评价报告满意率100%,委托方投诉为零。”谈起医院设立的初衷,院长刘峰颇为自豪。
数十年来,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一代代的医护工作者,守护了近百万人次“接尘”职工的职业健康,让职业病防控工作的奉献精神薪火相传。刘峰还展望,由于有着丰富的职业病防治历史,现在医院正在对照“省级职业病防治院”的标准进行全力打造。
在主题教育中,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党支部结合医院实际,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形成“1+2+3”党建新模式,即打造一个党建阵地(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医养结合养老党建阵地),依托两面旗帜(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和铜川市委组织部党性教育教学点、瑞辉“五姐妹”先锋团队),建立3个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院党支部志愿者服务队、机构养老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卫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
这一党建新模式,全面提升党建管理水平,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在此基础上,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又建立了党建微课堂、党建培训工作群等智慧党建平台,与“医养结合互联网+”服务模式无缝融合,形成了“3+3+N”机构养老和“6+6+N”居家养老“蝴蝶”新模式,让5万余名患者和老人受益。这些创新案例的形成,有力推进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全覆盖,形成互助养老、零距离服务的孝老、敬老、为老的良好风尚,形成了铜川职业病防治的“铜川模式”。
“截至12月5日,我们已对78家用人单位的劳动者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体检6542人,网报录入职业健康体检信息2297人;体检发现职业禁忌症89人,疑似职业病91人;诊断职业病56例,其中新发职业病11人,晋级45人。”王刚表示,全市120家涉及煤矿、非煤矿山、化工、水泥生产等涉尘涉毒的企业正在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已监测企业90家,调查企业97家,此项工作将按省上要求如期完成。
目前,除耀州区外,铜川市各区县按照要求成立了职业健康科外,其余区县均有兼职的人员负责职业健康工作。同时,全市还进一步整合了市职业病防治院、矿务局中心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和力量,强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力量。此外,按照“地市能诊断、区县能体检、镇街有康复站、村居有康复点”的目标,市上在常住尘肺病患者多的金华社区、王家河街道卫生院、新区中医药康复院成立了全市首家尘肺病康复站,为下一步尘肺病患者实现就近康复治疗探索经验。
“铜川是资源型城市,全市职业劳动者占据了铜川总人数的近一半,是铜川转型发展的重要建设者。全面做好职业健康工作,是主题教育以来市委、市政府的共识。”铜川市卫建委主任段林荣说,服务好职业病危害职工人群,是初心和担当的体现,虽任重而道远,但使命光荣。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