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生态宜居美如画 古镇秦东绽新姿
寺角营村最美巷道。
本报记者 吴永刚 文/图
一排排古建筑雕梁画栋、飞檐叠嶂、构筑精美,宛若一幅丰富厚重、匠心独运、古香古色的美丽画卷。初冬时节,走进潼关县秦东镇古城景区,辉煌壮丽的山川和厚重绵长的历史交相辉映,浓浓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秦东镇,镇域总面积67.8平方公里,素有“陕西东大门”之称。2013年7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镇之后,该镇依托潼关古城、十二连城、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产业,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一个党建强、产业兴、环境美的新秦东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铿锵有力地走来。
党建引领 夯基固本酿初心
近年来,秦东镇紧抓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机遇持续发力,在“红色引领、绿色秦东”党建品牌统揽下,该镇坚持“旅游带动三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宜居宜业亮镇、关河风情古镇,努力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为推进重点镇高质量建设发展,秦东镇以党建为抓手,不断延展和深化党建品牌内涵,建立“党建+项目”“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生态环保”等“党建+网格”体系,先后硬化、亮化、美化党建文化广场6处;依托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县建立首家廉洁文化公园,让干部群众在游园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经济要发展,项目建设是“引擎”。该镇围绕重点示范镇“四个副中心”建设要求,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挂图作战,高定位、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增添活力。
2017年以来,投资8000万元新建东山安置区,投资4000万元贯穿北赤路,投资2000万元滨河公园,投资3600万元建设的水坡巷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景区道路、博物馆、精品酒店、女娲温泉山庄已经建成。目前古城景区提升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包含旅游休闲、民宿体验、历史文化展示、实景演艺等,投资约30亿元。
同时,占地面积7517.92平方米的政法服务中心已建成,分为地上两层,整体建筑风格采用双坡屋顶形式与古镇传统建筑形式契合,建筑面积1327.2平方米。
在党建引领下,秦东镇以匠心致初心,全镇上下“一条心一根绳一股劲”,一个崭新的古镇正在快速崛起。
环境变美 群众幸福指数高
昔日的断壁残垣、破烂圈舍拆除了,乱堆乱放现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民居和如诗如画的道路。如今,漫步在秦东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干部群众齐上阵、携手共建新家园的热闹场景。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秦东镇按照“抓通村路整治树样板、抓清洁工程树形象、抓美化家园树新风、抓硬件设施打基础”的思路,发放《村规民约》5000余份,刷写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加大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宣传力度。
在潼港线、北赤路、山西入陕口、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投资30余万元在北赤路西段打造以梅兰竹菊为主的7.4公里“清风路”,栽植银杏、樱花、月季,建设“月季墙”110片。经过整治,全镇人居环境建设发生明显变化,“村新、景美、人和”,宛如人在画中走。
“后院变成了庭院,村庄变成了景点,经过绿化美化改造,村里和公路沿线焕然一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苏家村村民苏福斌高兴地说。
产业带动 脱贫攻坚出实效
对于金盆村村民刘峰来说,每个月最期待的日子就是“秦东党建扶贫日”。因为在这一天,镇上会通过红喇叭、秦东说、影像秦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形式比较新颖,同时浅显易懂,听起来不枯燥,我们都很喜欢。”刘峰说,这是大家的共识,镇上的这种新的宣传形式很受大家欢迎。
不仅如此,秦东镇积极推行“红色股份”发展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寺角营的大棚瓜菜、草莓进入超市,四知村的瓜蒌初具规模,十里铺的澳洲龙虾发展良好,港口社区的小米已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扶贫合作社三年来为贫困户分红97.48万元,减贫315户1074人,2019年减贫19户49人脱贫,超额完成脱贫任务。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因村施策、因人施策,“红色股份”让产业发展再加温;“每月一星”“两项教育”等活动让扶志扶智再强化;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为脱贫攻坚再添助力。
近年来,秦东镇先后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书香村镇”“无邪教”示范镇,渭南市“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四好农村公路”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山河表里、最美秦东”。本着这个坚定的奋斗目标,如今的秦东古镇迸发出新的活力,产业发展全面,文旅两翼齐飞,正朝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续写新的篇章。G
本报记者 吴永刚 文/图
一排排古建筑雕梁画栋、飞檐叠嶂、构筑精美,宛若一幅丰富厚重、匠心独运、古香古色的美丽画卷。初冬时节,走进潼关县秦东镇古城景区,辉煌壮丽的山川和厚重绵长的历史交相辉映,浓浓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秦东镇,镇域总面积67.8平方公里,素有“陕西东大门”之称。2013年7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示范镇之后,该镇依托潼关古城、十二连城、国家级黄河湿地公园等旅游资源,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产业,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一个党建强、产业兴、环境美的新秦东迈着矫健的步伐向我们铿锵有力地走来。
党建引领 夯基固本酿初心
近年来,秦东镇紧抓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机遇持续发力,在“红色引领、绿色秦东”党建品牌统揽下,该镇坚持“旅游带动三产、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大镇、文化旅游名镇、宜居宜业亮镇、关河风情古镇,努力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为推进重点镇高质量建设发展,秦东镇以党建为抓手,不断延展和深化党建品牌内涵,建立“党建+项目”“党建+脱贫攻坚”“党建+生态环保”等“党建+网格”体系,先后硬化、亮化、美化党建文化广场6处;依托杨震廉政教育基地,在全县建立首家廉洁文化公园,让干部群众在游园中接受廉洁文化熏陶。
经济要发展,项目建设是“引擎”。该镇围绕重点示范镇“四个副中心”建设要求,坚持一个项目一个专班,挂图作战,高定位、高质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镇域经济跨越发展增添活力。
2017年以来,投资8000万元新建东山安置区,投资4000万元贯穿北赤路,投资2000万元滨河公园,投资3600万元建设的水坡巷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景区道路、博物馆、精品酒店、女娲温泉山庄已经建成。目前古城景区提升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包含旅游休闲、民宿体验、历史文化展示、实景演艺等,投资约30亿元。
同时,占地面积7517.92平方米的政法服务中心已建成,分为地上两层,整体建筑风格采用双坡屋顶形式与古镇传统建筑形式契合,建筑面积1327.2平方米。
在党建引领下,秦东镇以匠心致初心,全镇上下“一条心一根绳一股劲”,一个崭新的古镇正在快速崛起。
环境变美 群众幸福指数高
昔日的断壁残垣、破烂圈舍拆除了,乱堆乱放现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民居和如诗如画的道路。如今,漫步在秦东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干部群众齐上阵、携手共建新家园的热闹场景。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秦东镇按照“抓通村路整治树样板、抓清洁工程树形象、抓美化家园树新风、抓硬件设施打基础”的思路,发放《村规民约》5000余份,刷写悬挂横幅标语20余条,加大对改善人居环境的宣传力度。
在潼港线、北赤路、山西入陕口、杨震廉政教育基地等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投资30余万元在北赤路西段打造以梅兰竹菊为主的7.4公里“清风路”,栽植银杏、樱花、月季,建设“月季墙”110片。经过整治,全镇人居环境建设发生明显变化,“村新、景美、人和”,宛如人在画中走。
“后院变成了庭院,村庄变成了景点,经过绿化美化改造,村里和公路沿线焕然一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苏家村村民苏福斌高兴地说。
产业带动 脱贫攻坚出实效
对于金盆村村民刘峰来说,每个月最期待的日子就是“秦东党建扶贫日”。因为在这一天,镇上会通过红喇叭、秦东说、影像秦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形式比较新颖,同时浅显易懂,听起来不枯燥,我们都很喜欢。”刘峰说,这是大家的共识,镇上的这种新的宣传形式很受大家欢迎。
不仅如此,秦东镇积极推行“红色股份”发展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寺角营的大棚瓜菜、草莓进入超市,四知村的瓜蒌初具规模,十里铺的澳洲龙虾发展良好,港口社区的小米已成为当地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扶贫合作社三年来为贫困户分红97.48万元,减贫315户1074人,2019年减贫19户49人脱贫,超额完成脱贫任务。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坚持因村施策、因人施策,“红色股份”让产业发展再加温;“每月一星”“两项教育”等活动让扶志扶智再强化;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为脱贫攻坚再添助力。
近年来,秦东镇先后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书香村镇”“无邪教”示范镇,渭南市“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先进集体、“四好农村公路”示范镇等荣誉称号。
“山河表里、最美秦东”。本着这个坚定的奋斗目标,如今的秦东古镇迸发出新的活力,产业发展全面,文旅两翼齐飞,正朝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续写新的篇章。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