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宁强 村卫生室里“暖融融”
本报记者 姚远 通讯员 杨燕
在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白大褂、药箱和电动车是村医李秀英的“三件宝”,她定期要到农户家里做随访工作。
2005年从汉中卫校毕业,李秀英就回到家乡当起了乡医。她说,那时候没有基本工资,身份界定非常模糊,群众的认可度也不高,多次想过转行和放弃。
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缺设备、缺好大夫的困境,导致百姓“啥病都往城里跑”。一边是不被认可的村卫生室,一边是人满为患的县级医院,分级诊疗难以落实。因此,宁强县从2017年6月开始探索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人、财、物全方位帮扶。建立医疗联合体,通过县上两家公立医院医疗人才下沉、医疗资源共享等措施,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根据安排,宁强县天津医院托管了汉源中心卫生院。汉源中心卫生院又将医疗资源继续下沉,托管了19个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作为派出机构,全部纳入汉源中心卫生院管理,该院累计出资38万元,全面实施了村卫生室达标建设,给每个村卫室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业务用房达60平方米以上。
12月9日,记者走进汉源街道办高家坪村卫生室,环境整洁干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生活室、留观室一应俱全。村医陈玉祥和陈志明正在看病,把脉问诊、取药划价忙个不停。“以前没人来,现在我们每天能接诊30多个病人。”陈玉祥说。
卫生院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按月发放基本工资,统一购买意外保险。村医平均每月工资4200元,最高的超过7000元。
每周星期二,宁强县天津医院总院副主任医师会来到卫生院,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村级卫生室的报销比例,减轻就医负担。渐渐地,村民看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往外跑了。
“现在基层卫生院条件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还能享受免费体检,让人心里感觉暖融融的。”汉源街道办贫困户廖明富说。
宁强县天津医院的专家,每周都要到汉源中心卫生院坐诊、查房、集中授课。“这一举措使卫生院的诊病水平大大提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前来就医。”汉源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树海说。
以汉源中心卫生院为运行模式,宁强县其他乡镇卫生院托管村卫生室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在宁强县汉源街道办汉水源村,白大褂、药箱和电动车是村医李秀英的“三件宝”,她定期要到农户家里做随访工作。
2005年从汉中卫校毕业,李秀英就回到家乡当起了乡医。她说,那时候没有基本工资,身份界定非常模糊,群众的认可度也不高,多次想过转行和放弃。
不少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缺设备、缺好大夫的困境,导致百姓“啥病都往城里跑”。一边是不被认可的村卫生室,一边是人满为患的县级医院,分级诊疗难以落实。因此,宁强县从2017年6月开始探索医共体建设,推动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人、财、物全方位帮扶。建立医疗联合体,通过县上两家公立医院医疗人才下沉、医疗资源共享等措施,提高乡镇卫生院诊疗水平。根据安排,宁强县天津医院托管了汉源中心卫生院。汉源中心卫生院又将医疗资源继续下沉,托管了19个村卫生室。
村卫生室作为派出机构,全部纳入汉源中心卫生院管理,该院累计出资38万元,全面实施了村卫生室达标建设,给每个村卫室配备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业务用房达60平方米以上。
12月9日,记者走进汉源街道办高家坪村卫生室,环境整洁干净,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公共卫生室、生活室、留观室一应俱全。村医陈玉祥和陈志明正在看病,把脉问诊、取药划价忙个不停。“以前没人来,现在我们每天能接诊30多个病人。”陈玉祥说。
卫生院与乡村医生签订聘用合同,按月发放基本工资,统一购买意外保险。村医平均每月工资4200元,最高的超过7000元。
每周星期二,宁强县天津医院总院副主任医师会来到卫生院,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二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村级卫生室的报销比例,减轻就医负担。渐渐地,村民看个头疼脑热再也不用往外跑了。
“现在基层卫生院条件好,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还能享受免费体检,让人心里感觉暖融融的。”汉源街道办贫困户廖明富说。
宁强县天津医院的专家,每周都要到汉源中心卫生院坐诊、查房、集中授课。“这一举措使卫生院的诊病水平大大提高,极大地方便了广大患者前来就医。”汉源中心卫生院院长张树海说。
以汉源中心卫生院为运行模式,宁强县其他乡镇卫生院托管村卫生室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