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秋日趣事


韩恩强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玉米、辣椒、苹果等各种成熟的庄稼、瓜果,把大地装扮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父母们忙着收种,我们下河滩摸小鱼、玉米地里拔猪草、棉花地里玩打仗,整天玩得不亦乐乎。在我的记忆中,到黄豆地掏黄鼠窝是最有趣、最好玩的,至今令人难忘。
记得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秋季生产队刚收割完黄豆,还没有来得及犁地播种下一茬农作物,银娃哥就急急忙忙叫上我,去地里掏黄鼠窝。
黄鼠又叫田鼠,是鼠类的一种,大小像我们平常家里见的老鼠一样,但全身毛发多半是土黄色。它们常躲藏在野外田埂、水渠和荒滩草坡处,专门咬食瓜果,糟蹋庄稼。黄鼠很狡猾,秋季粮食作物成熟了,它们的鼻子很灵,一旦闻到香味,便不分昼夜地忙碌起来,到处乱窜奔波找食。黄豆是黄鼠最爱吃的粮食,黄豆地也就成了黄鼠危害的重灾区。它们除了吃成熟的黄豆外,还在田地里打洞,把黄豆叼进提前打好的洞穴里,偷偷地攒起来,不停地储粮。等到了冬天,冰封大地,田间地头没有一点粮食可吃时,黄鼠就在洞穴里安然过冬。
收割完的黄豆地,除了枯黄的豆叶外,你会发现零星散落在地里一堆堆新鲜的泥土,在其不远必有一处洞穴,这就是黄鼠窝。
来到地头,银娃哥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犀利的眼神往四周一扫,心里便有了主意。看见哪个土堆大,就奔过去。到了洞穴跟前,他弯下腰,仔细观察洞穴的大小、洞口光滑程度以及四周有无爬行过的痕迹。综合衡量之后,以此来判断窝里黄豆的多少,然后再决定掏或不掏。当选准一窝后,他先找来一根茅草秆,捅到洞穴里摇晃几下,看有没有黄鼠,可以将其赶出,防止伤人。
然后,又把秆子插进洞里,作为记号。我什么都不懂,站在一旁,听银娃哥指挥。当他发话后,我先用铁铲把洞穴周围的土铲到一旁。黄鼠窝大都是从地面洞口开始,斜向地下延深。洞穴最深处大约六七十厘米,不会超过一米。窝里除有一个主洞外,侧面还有好几个拐洞。每当快挖到洞穴顶头时,我俩就像挖到黄金一样,心里“怦怦”直跳,总盼望能掏到多一些的黄豆,有更大的惊喜。银娃哥真是神了,只要他说挖哪一窝,保证不会落空。一般情况若遇到大窝,能掏到一帽子的黄豆,小窝也有一二掬,总会有收获。
在那艰难的年月,粮食比什么都金贵。只要每次能掏点就不错了,谁还在乎多与少。掏挖完黄鼠窝,我俩不管掏了多少,都会平分。每次分完之后,银娃哥还会多给我一些。当我拿着劳动果实,高高兴兴地跑回家,总少不了母亲的一番表扬。这时,母亲看见我饥渴的眼神,赶紧扔下手中的活儿,将我掏的黄豆给我炒着或煮着吃。
那香甜的黄豆,直到现在还留在我的记忆里,久久不忘,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