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乡村振兴:产业引领强动能
    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演讲。

    乡村振兴论坛会场。
    展会上的农产品。
    展馆一角。
    了解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
  本报记者 崔福红 文/图
  共话乡村振兴
  10月22日,由农村农业部、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农民日报社、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及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承办的2019乡村振兴杨凌论坛在杨凌国际大酒店举行。
  论坛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为主题,分主旨演讲、经验交流、专家对话、信息发布四个阶段,邀请了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晓华,中国农村经济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秘书长路亚洲;邀请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陕西省咸阳市袁家村等优秀村书记分享产业振兴实践经验;农民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唐园结,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城乡统筹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谢华平等专家现场点评。
  会上,陈晓华围绕产业兴旺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为题做了演讲,他提出立足五个方面进行产业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发展绿色农业不能只停留在吃得饱,要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共发展的必然条件,当前面临着两大问题是缺水和土地,对于资源保护不够。农村农业绿色发展既要增效还要增绿,绿色生产首先要保护生态更新理念,推行绿色生产的方式。对环境进行保护,使生产和生活相互协调发展,在节水方面要加大力度。绿色产品少使用化肥多使用农家肥,才能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创建绿色产品的品牌。创建绿色品牌要有依托,发挥“三品一标”向无公害品牌产品对标。保护好绿色生态。保护生态守住底线,对于退耕还林、还草、要同步推行。建立法律机制。对一些产业要进行法律保护。
  柯炳生就更好地发挥两个作用推进乡村振兴做了演讲。他说:“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以往的鸡肉和苹果都是出口,现在开始进口了,原因就是劳动力少了,土地成本高了,越来越少的土地和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对农业产生了挑战。要更好地发展农业乡村振兴关键要素就是要创新。创新需要三种人,一是带领农民干的人;二是帮农民干的人;三是农民自己干。这就需要能人加好人,需要党性强或者优秀的企业家带领农民干好农业。创新包括业态、政策、组织、技术上创新加强人才。未来乡村振兴的五大主题就是机械化、园艺、机械养殖、特色养殖和休闲度假农业。有一个企业牵头,让企业或者合作社带头让农民致富。”
  论坛上还发布了全国乡村振兴农村创业优秀案例。来自长春、黑龙江、杨凌等十个市的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地乡村振兴的经验。白水县县长张全才说:“在发展产业方面我们革新品种结构,领跑苹果自主品牌发展、革新栽培模式,实现适度规模集约发展、革新标准体系,推广绿色有机生产技术、革新推介方式,在推动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为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杨陵区区长陈辉表示,扎实开展抓党建、促发展“三个三”行动,新集葡萄、田西红薯、斜上猕猴桃等党建示范点的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实现收入过亿元。
  展馆亮点纷呈
  第26届杨凌农高会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展馆里,展现了我省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成果。
  展馆以“打造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区”为主题。杨凌住建局在展馆里设置的版块,前来参会的宾客只要扫一下二维码,自己畅想的内容就会通过手机传到电视上。
  吴女士说:“今年的农高会在格局和样式上都有很大的变化。既展示了乡村振兴,又把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和产品做了展示,让人一目了然。”
  鄠邑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说:“本届农高会,鄠邑区积极组织西安融化现代农业等10余家涉农企业,以葡萄、葡萄酒、花卉为主的20余种特色农产品参展,集中展示我区乡村振兴和先进农业发展新成果。”
  在城固县展位前,黄澄澄的桔子光彩夺目。城固县扶贫办总农艺师张辉说:“这些产品都是贫困户家里的农产品,今年汉中8个县全部‘摘帽’。目前我们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更美丽。”
  在宝塔区展位前,7个大苹果很别致,苹果上都印有一个字,连起来是:“总书记我们富了。”
  宝塔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李亚莉解释:“去年延安整体脱贫了,这次参展的40多个品种包括六大类,苹果、红枣、蜂蜜都是来自农村的农产品,也是我们巩固脱贫的主要产业。”
  在南郑区展位前,红海绿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展出的无毛猕猴桃吸引了很多人。该公司董事长花国平说:“这种无毛猕猴桃名叫‘草阳红阳’,是从红心猕猴桃中选育出来的,不用化肥,一个只有100克。我们公司种植了500亩,其中有137户贫困户,这些贫困户中今年有80%都脱贫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