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革命老区延安一举甩掉贫困帽子
本报讯(记者 王海涛 程伟)5月7日,延川县贾家坪镇刘马家圪塔村村民周彩凤又卖了一次甜瓜。“这次卖了1000多元,今年已卖了2万多元。靠种大棚甜瓜,我家脱了贫!”她兴高采烈地说。
和周彩凤一样高兴的,除了黄土高原19.5万名彻底甩掉贫困帽子的乡亲,还有关心延安脱贫的各界人士。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全省2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延安市延川县、宜川县位列其中,至此延安市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0.66%,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延安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个春秋,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由于自然条件差,这里一度经济欠发达、贫困面较大。截至2014年年底,延安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2万户20.52万人,贫困村693个,贫困发生率13.2%。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深情阐述了实现老区全面小康、特别是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4年来,延安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坚持脱贫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此同时,在产业扶贫等方面形成了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289.7元。对1万多户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对23205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慢性病签约服务”,农村危房实现“清零”。
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新修、整治道路2551.8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工程2913处,解决了84.1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行路难、吃水难成为历史。
贫困群众脱贫基础不断夯实。全市苹果种植面积380万亩,发展设施蔬菜瓜果45.21万亩,养殖猪牛羊225.69万头(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农村社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陕甘宁革命老区,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今日延安,正从摆脱绝对贫困新起点,迈向全面小康新征程。
和周彩凤一样高兴的,除了黄土高原19.5万名彻底甩掉贫困帽子的乡亲,还有关心延安脱贫的各界人士。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全省2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延安市延川县、宜川县位列其中,至此延安市所有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0.66%,彻底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
延安是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延安战斗和生活了13个春秋,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由于自然条件差,这里一度经济欠发达、贫困面较大。截至2014年年底,延安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2万户20.52万人,贫困村693个,贫困发生率13.2%。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深情阐述了实现老区全面小康、特别是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意义。4年来,延安市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坚持脱贫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与此同时,在产业扶贫等方面形成了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建档立卡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289.7元。对1万多户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户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对23205名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慢性病签约服务”,农村危房实现“清零”。
贫困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新修、整治道路2551.8公里;建设农村饮水工程2913处,解决了84.19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行路难、吃水难成为历史。
贫困群众脱贫基础不断夯实。全市苹果种植面积380万亩,发展设施蔬菜瓜果45.21万亩,养殖猪牛羊225.69万头(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实现了稳定增收。
农村社会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广大农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陕甘宁革命老区,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今日延安,正从摆脱绝对贫困新起点,迈向全面小康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