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脚踏旱地谱丰歌
——讲述国审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科研团队的故事
    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员。

  本报记者 陈新涛 崔福红 文/图
  3月26日,一则《陕西品种“铜麦6号”通过国家审定》的消息不胫而走:经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次主任会议审定,由我省铜川市选育的旱地小麦品种“铜麦6号”顺利通过国家审定。
  谁能料想,创造这个“奇迹”的并非专业的科研院所,而是一个区级农技部门——铜川市印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下简称印台区农技中心)。该品种的选育成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通过国审的第6个旱地小麦新品种,可以大面积向黄淮冬麦区进行推广。
  4月8日,记者走进印台区农技中心,对该中心一线育种专家们进行了实地采访,以期揭开“铜麦6号”的神秘面纱,了解“铜麦6号”背后的故事。
  1
  万丈高楼平地起

  “‘铜麦6号’的选育成功,标志着我省旱地小麦选育水平从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项殊荣的取得,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靠的是整个团队发扬奉献精神,前赴后继接棒协作完成的。”谈起育种中心的几位骨干成员,印台区农技中心主任闫军宏打开了话匣子。
  “前有王长春,后有冯艳莉,参与成员赵树良、张焕萍、殷小红、齐金生和段宝锋,他们数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一心扑在育种事业上,从研发‘铜麦1号’,一直到‘铜麦6号’,不知凝结了他们多少心血和汗水……”闫军宏称,他虽然在这里工作才1年,但育种过程的艰辛早已感同身受。
  铜麦系列的选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之所以能够声名鹊起,绕不开该课题的开创者王长春。
  1982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35岁的王长春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放弃留校的机会,回到了铜川市印台区。当时的印台区农业局局长问这个新来的大学生有什么要求,他说:“只要一块试验田就行!”此后的漫长岁月,一直到当上农技中心主任,人们经常在试验田里看到王长春瘦高的身影。隆冬,他蹲在地里查看苗情,一看就是几小时;盛夏,他在这里去雄、授粉、记录、选种、收割……
  “王老师是我的领路人,可以说他把全部的心血都用在小麦育种和农技推广上了。正是他,带领着育种中心的同志,先后选育出的‘铜麦1、2、3、4号’系列品种,尤其是‘铜麦3号’,经权威部门认定,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优质小麦。”回顾铜麦系列小麦品种选育历程,王长春的接班人冯艳莉很是动情,“铜麦系列之所以能选育成功,王老师可以说是奠基人。”
  “王老师退休后,铜麦课题组又将他返聘回单位当顾问,虽然上了年龄,不能守在试验田里,但他还是一有空就回来看看。他对育种事业的情怀,深深地影响了这个团队。”跟随王长春学了多年育种的张焕萍,提到老师身上的那种忘我精神,依然感叹不已。
  2
  育种路上传帮带

  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赵树良,是农技中心的“老人”。据他回忆,他和冯艳莉都是从榆林学院毕业,先后来到农技中心,到现在已经快30年了,而张焕萍毕业于仪祉农校,比他早一年来的单位。他们这批人,都是跟着王长春一起搞科研,是铜麦系列小麦品种成长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团队人数始终就是那么四五个,人少力量比较单薄,工作地点基本都是在试验田里。”
  “我刚参加工作时,条件非常艰辛,经费也特别紧张。”同为印台区农技中心“老人”的张焕萍说,当时区上虽然支持他们搞育种,但经费却很有限,常常捉襟见肘。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工作时没有班车,试验田距离办公地方有6公里路程,每天他们都是抗着工具走去走回。有时,他们在试验点一住就是半个月,因为顾不上家,只能把孩子放在父母家里,让老人帮忙照顾。“女同志夏天都会穿裙子,但对我们却是一种奢望。田里的麦芒多,再热也要穿着长衫干活。”张焕萍苦笑着说。
  今年42岁的段宝锋是农技中心的“新人”,只参与了“铜麦6号”的选育工作,但在试验田里他最勤快,皮肤被晒得黝黑。作为将来育种工作的接班人,他说出了自己的期望:“把好品种选出来,让农民受益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这个团队,让铜麦系列育种工作持续进行下去,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3
  十年磨得一剑来

  从王长春手里接过小麦育种接力棒的冯艳莉,带领着印台区农技中心的同事们,在恩师未竟的事业上继续攻城拔寨,相继育成了“铜麦5号”和“铜麦6号”。其中“铜麦5号”获2010年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11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铜麦6号”先后获铜川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并相继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
  据了解,“铜麦6号”是以丰产、抗病的西农1043(Q104)为母本,以抗寒、抗旱、耐瘠薄和黄矮病的自选品系R92(6)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有性杂交,经过10年的后代选择和系谱法处理,2012年5月通过省级审定。2015年6月,原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印台区陈炉镇的“铜麦6号”高产攻关田实收称量,该小麦单产最高676.09公斤,创陕西省旱地小麦小面积单产最高纪录。
  “之所以能通过国审,是因为对比现在的主栽品种‘晋麦47’,它的各项指标更胜出,具有3个明显优势:一是抗逆性突出,抗病性(特别抗白粉和赤霉病)、抗旱性、抗倒伏性优势明显;二是非常稳产,雨水好的年景和旱情重的年景产量差别不是很大;三是可以向水旱两培方向发展,因为它节水性强,在灌区也有推广价值。”对于“铜麦6号”,冯艳莉很有信心。
  从开始选育到省审12年,又经过7年通过国审,近20年里,印台区农技中心的育种团队成员也从风华正茂变得不再年轻,唯有默默坚守者,方能体会其中甘苦。
  “育种是一项永远没有终点的事业,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冯艳莉感叹说,由于育种工作的特殊性,培育新品种周期漫长,做完一套程序一般需要8~10年甚至更长时间,许多育种工作者终其一生,也未必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像印台区农技中心这样的基层非科研单位搞育种,更是寥寥无几。
  “铜麦6号”至今已在我省旱原地区示范推广了近7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40万亩,累计增产小麦8500万吨,新增产值1.87亿元,增加纯收入1.53亿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海江波指出,“铜麦6号”的推广如果按照产业融合的思路,必将会产生更大的发展潜力,发挥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