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德治 自治 法治
寻找乡村治理的留坝答案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本报记者 姚远
  4月12日,记者跟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团来到留坝县,看到城乡环境美丽整洁、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村民精神饱满。
  一个只有4.7万人的山区小县如何变得如此“耐看”?从公示“红黑榜”,到建立“德美屋”,再到召开“院坝说事会”……几天的采访,记者渐渐找到了答案。
  “德美屋”是道德标尺
  留坝建造的“德美屋”,积攒着孝、善、诚、勤、俭、美6种积分,让人的“穷”与“富”不能光看票子有多少,更要看精神风貌怎么样。
  火烧店镇中西沟村村民刘建华,过去是村上有名的“难缠户”,多数村民不愿与他打交道。
  去年5月20日,在干完活回家的路上,刘建华捡到1000元。这次,曾经爱钱如命的他却把捡钱的事告诉了村干部,并协助多方打听,将钱归还失主。
  刘建华思想的变化,其实是留坝县持续开展美德和红黑榜教育的结果。他说:“村上多次召开院坝说事会,每个月都在‘德美屋’评分,还张榜公布,我要给儿女做个好榜样。”
  当月,刘建华因拾金不昧获得加分,并在典型评选中被评为诚信村民。现在,刘建华像换了个人,没事就拿起扫帚清扫家门前的垃圾。
  目前,该县75个村实现“德美屋”全覆盖,举行道德积分集中兑换活动100多场次,参与群众2万余人,乡风文明由“虚”变“实”。
  “红黑榜”成奖惩利器
  “德美屋”像一把尺子,时刻考量着老百姓的道德标准。而“红黑榜”,却成了奖惩利器。
  采访团走进马道镇沙坝村五组周兴春家里,回忆起第一次上“黑榜”的经历,女主人赵志琴双手掩面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咋好意思说呢!”两年前,因为不讲卫生,周兴春在“我爱我家”活动评比中首登“黑榜”。
  揭丑了,触及到颜面和心灵,人就会被改变。如今,周兴春享受到搬迁补助政策,在原址盖起了新楼房,把房前屋后收拾得整洁干净,卧房床铺叠放整齐,屋里一尘不染。“环境好了,住在这里心情也会舒畅些。”赵志琴说,务园子、种中药材和养蜂搞产业,去年家里收入了5.4万元。
  今年3月7日~11日,国务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带队到留坝调研。
  在周兴春家里,何斌感慨地说:“要是我们农村每家每户的环境卫生都像这样,那我们的农村环境就不是问题。”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留坝建立的“德美屋”“红黑榜”“院坝说事会”等平台,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在脱贫路上出力不小。目前,全县涌现出200多个脱贫攻坚先进典型。
  乡贤示范教育群众
  江口镇梭椤村,因有棵3000多年的梭椤树而得名。采访团赶到梭椤村时,赵红礼、郑登友两位老人正在村委会门前的核桃树下聊天。
  说起现在的生活,今年78岁的赵红礼老人显得十分动情,他举例子打比方,教育村民要学会知足,懂得感恩。
  据老人说,2017年,村委会门前加宽河道,需要砍伐几十棵核桃树。眼看挂果的核桃树就要被砍掉,协调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赵红礼老人带头砍掉了自己栽植的十几棵核桃树,而且不要分文赔偿。
  看到赵红礼老人的举动,余调志、周荣华、郑登友等老人都纷纷效仿,很快砍掉了自己的树,也不要任何补偿,河道改造工程最终得以顺利实施。
  “他们是我们村的活宝!”提起村里几位老人,村支书张秋菊非常自豪地竖起大拇指。
  留坝县委书记许秋雯说:“我们建立‘德美屋’、公示‘红黑榜’、召开‘院坝说事会’,开展‘乱象’集中整治和打击违法犯罪等活动,打一套德治、自治和法治‘三治融合’的组合拳,找到了乡村治理的有效载体。”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