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冯译:“人生就是一场创业”
    冯译给记者介绍养殖场情况。

  杨磊 本报记者 程立忠 文/图
  从井队负责人到酒店经理,再到超市老板,在外打拼31年后,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发展致富,他就是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镇何家沟村延安恒业源生态黑猪养殖基地法人代表冯译。
  “人生就是一场创业。当年我在中益酒店当经理,一个月一万多元的工资,村里人都羡慕,可我心里总想自己干点事,凡事自己说了算。2014年,我辞去工作,在延安投资开了一家400多平方米的超市。由于受市场经济影响,利润由16%降到5%,两年时间就关门了。”冯译告诉记者,2016年初,就在他心灰意冷时,听何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说宝塔区科技局组织养殖户到福建考察发酵床养猪,他就自费跟着去考察。
  到了福建,冯译才知道发酵床养猪就是给猪舍垫上80厘米的树木锯末、玉米秸秆,撒上益生菌,保持好温度和湿度。在这样的环境下,猪锻炼了身体,肉质更好。这种猪肉在当地超市一公斤卖75元,销售特别好。
  2016年,冯译从福建考察回来,就出资13万元接手一个倒闭的猪场,然后从周至调回16头母猪、2头种猪,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业。
  2017年,冯译注册资本500万元,创办了延安恒业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后来,他又投资218万元,改造猪场,引进巴克夏、藏香猪、巴马香猪品种猪30头,流转470亩沟坝地种植菌草和玉米,大刀阔斧地干起了他的生态养猪事业。
  返乡创业不忘乡亲。2017年,冯译的猪场为甘谷驿镇在册贫困户中的117户,每户代养2头猪,每户每年给2000元。3年后,若协议终止,猪场给贫困户返还2头种猪。
  “3年来,我要承担各种风险,但是,每年给贫困户23万多元的代养费一分也没少。”冯译说,自回乡创业以来,镇政府和村民给予不少帮助,他担点风险,吃点亏,也愿意。
  恒业源生态黑猪养殖基地常年雇7个人,其中3个就是贫困户。470亩养殖基地的春种、夏储、秋收,都雇村里人。村民流转土地有了收入,猪场打工又是一份收入。他们都说,冯译回村创业是件大好事。
  2018年,恒业源生态黑猪养殖基地全年出栏1200头猪,年纯利润120余万元。同年,养殖基地又引进70头品种牛。冯译说,他要让延安人吃上最好的、最放心的猪肉牛肉。
  谈到未来的发展,冯译表示,目前养殖场技术各方面已不存在问题。“下一步,我将利用猪粪、牛粪办一个有机肥加工厂,这样更多的村民可以到厂里上班挣钱。”冯译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