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高陵“智慧垃圾分类”有妙招
——我省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启示录之二
    整洁美丽的何村。

    何村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垃圾分类设备。
  本报记者 陈新涛 张晓强 文/图
  最近,西安市高陵区通远街道办事处何村村民郭敏,由于在中央电视台露了一回脸,着实火了一把。而她露脸的原因是为村里的垃圾分类设备来了一场“现场解说”。自从何村的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工作启动以来,村民自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让村子面貌整洁而清爽。
  阳春时节,漫步何村街道,一幅幅宣传美丽乡村、垃圾分类的手绘墙画随处可见,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级四分法” 垃圾不落地
  何村,地处高陵区通远街办西北方向。1992年,该村在西安率先发展大棚蔬菜,到2000年,建成日光大棚3000余栋,实现大棚蔬菜全村覆盖,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就业1000多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大棚第一村”。
  “依靠大棚蔬菜产业,2017年,我们村的人均纯收入就近3万元。村民富了,改善村容村貌就成了当务之急。”在何村党支部书记史安民看来,何村启动“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2017年4月26日,何村“智慧垃圾分类”资源化处理项目建成并闭合运行。该项目运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新理念,利用物联网、互联网融合技术,将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分类可回收箱三大硬件设备和云服务平台、微信平台有机融合,科学有效地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信息化监管,实现了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这个项目的启动,也是陕西首例。
  “别看介绍得这么高大上,其实村民操作时还是非常简单的。”史安民介绍,在分类环节,主要采用“二级四分法”进行,即村民按“可烂”和“不可烂”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分别投放至门前的垃圾桶内,由环卫工上门分类收集垃圾。“可烂”的垃圾运送至垃圾堆肥房,经生物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不可烂”的垃圾按“能卖”和“不能卖”再进行二次分类,“能卖”的垃圾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垃圾按“户集、村收、街运、区处理”的模式,运至垃圾填埋场作无害化处理。
  为了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何村还在街道醒目位置绘制涉及党建、美丽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等内容的30余幅手绘墙画,并为每家每户制作有关环境卫生、垃圾分类的宣传栏和家风家训牌。
  “村委会给每户村民家门口安装了分类垃圾桶,印制了垃圾分类宣传单,配备了全省第一台零污染、零排放、纯电动的新能源机械化环卫清扫车,设置了4处集中分类垃圾收集点。”郭敏是何村垃圾分类工作的负责人,对于村容村貌发生的变化,她印象尤为深刻,“对垃圾进行分类,村民从一开始的不熟练,到现在已经成为习惯。以前,我们村那种‘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再也没有了。”
  智能分类卡 积分换物品
  如今,何村466户村民的生活垃圾有序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闭环运行”。
  “街道干净了,心里亮堂了,干群心齐了,垃圾分类功不可没!”在何村华蓉商店,54岁的店主梁彦广边招呼顾客边给记者说。梁彦广家里有8口人,200多平方米的楼房全家人住得很舒心,“厨房垃圾属于可腐烂类型,我会投进相应的绿色小桶里,而其他诸如纸屑、塑料、灯管等会投入灰色小桶里,操作很简单。”梁彦广说。
  “每家都有一张智能垃圾分类卡,拿着这张卡,村民可以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上免费领取印有二维码的垃圾袋,二维码里记录着每一户的信息。”郭敏告诉记者,有了这个二维码,每家每户都可以随时把家里的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分类扫描,之后投放至专用垃圾箱。
  作为负责人,郭敏还管理着村里的11名保洁员。据她介绍,村民将垃圾分类装入家门口的垃圾桶后,保洁员会进行二次分拣及检查,将“出错”的垃圾桶编号进行登记。“村民把东西放进去,机器只需7秒钟就能自动称重,再通过互联网转化成积分,100个积分可兑换1元。村民攒够积分后,可以到村里指定的4家商店兑换生活用品。”郭敏说。
  “遇到村里的红白喜事,产生的垃圾、废品多,是保洁员最忙碌的时候。办事的人家由于忙,就把垃圾委托给保洁员处理。保洁员也由村民担任,将垃圾分类处理后,也算他们的一项额外收入。”在垃圾分类设备前,郭敏笑着说,“有时候为了和外面废品收购者争垃圾,保洁员会早早守在现场,不给外面人机会。”
  巧变有机肥 “造福”大棚菜
  “目前,何村常住人口有2100多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600公斤。垃圾实行分类后,填埋或焚烧发电的约300公斤,可回收的约100公斤,主要用于堆肥的约1200公斤,基本上可实现80%的垃圾减量。”史安民介绍,对于这1200公斤的可腐烂垃圾,通过村里的“阳光堆肥房”和“智能垃圾处理站”转化为有机肥,可全部融入大棚蔬菜产业中。
  “我家有4座蔬菜大棚,主要栽培黄瓜和西红柿,村里的堆肥没副作用,效果不错,就是总量有限,要是能给每家多供应些就好咧!”61岁的村民刘菊梅说。
  “现在,这些有机肥是免费发放,由于‘僧多粥少’,怕村民有怨言,只能平均分发。”史安民解释。
  在何村的“阳光堆肥房”旁,完全闻不到任何异味。记者看到,堆肥房屋顶由数块透明的太阳能采光板拼接而成,室内安装了透风口、淋水喷头等供氧增湿装置,地面由水泥浇筑,并且铺设了收集垃圾渗漏液的下水道。
  可堆肥垃圾倒入房间后,通过太阳能采光板加温、添加高效微生物复合菌剂和管道通风,不仅可以快速制成有机腐透肥料,还能减少里面的蚊蝇,实现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利用。但是,史安民告诉记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阳光堆肥房”也有不足。它占地面积大,需要一次性投入资金,堆肥处理的周期也比较长,一般需要40天以上,冬季所需时间更长。
  为此,何村投入资金购买了两台智能垃圾处理设备。一台是日处理两吨有机质垃圾处理设备,让可腐烂垃圾变成有机肥;另一台是两吨无机垃圾低温磁化处理设备,让不可腐烂的垃圾,利用低温磁化技术,不用电、气、油等高耗能源,只利用辅助燃烧,将废弃的干垃圾低温焚烧后变成陶瓷灰。经过堆肥处理后,这种陶瓷灰是很好的肥料,特别适合用于建材或植物生产的催化剂。
  眼下,不仅在何村,垃圾治理已经在高陵区各个村庄形成声势。随着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高陵区“源头分类、就地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的垃圾治理模式有序推进,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得更美,环保理念也日益增强,建设、守护“美丽乡村”成为村民的自觉行为。
  手记
  垃圾分类 前景可期
  ■张晓强 陈新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
  高陵何村,通过“智慧垃圾分类”,实现了人居环境的美丽“蝶变”,不仅是“中国大棚第一村”,还是全国卫生整治示范村、陕西省生态村、西安市最美乡村。
  事实上,这样的垃圾分类设备在城市小区里并不少见,但多数居民在投放垃圾时仍不会分类,参与度并不是很高。由于成本高昂,很多项目只做了一段时间就退出。
  何村的垃圾分类之所以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该村有强大的产业——大棚蔬菜支撑,另一方面有相应的机构进行宣传、督导。对于分类分得好的村民给予奖励,做不好的给予处罚,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了闭环运行,良性发展。
  何村的探索实践,带给我们启示:借助高科技手段,有效进行引导激励,推广垃圾分类,前景光明。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