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一位村文书的多面人生
  本报通讯员 吴亚君 熊彬彬 记者 崔福红
  穿上白大褂,他是问诊开药的村医;握起手中笔,他是掌握全村数据的文书;背起喷洒器,他是蚕桑产业大户;提上公文包,他又是肩负使命的扶贫干部。他就是石泉县熨斗镇中河村的村文书刘兴佳。
  中河村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属于深度贫困村。由于不同的工作需要,刘兴佳的角色来回切换。
  “兴佳,麻烦你上来给我家里人看一下病,上次的药也快吃完了。”接到电话,刘兴佳赶忙结束手里的工作,装好药箱,骑上摩托车就赶往中河村七组。
  中河村七组在中河村的最高点,交通极为不便,摩托车只能骑到半路上,剩下的路靠步行,刘兴佳的老家就在这里。打电话的是刘兴佳帮扶的贫困户何义福,患有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和股骨头坏死症。刘兴佳每次入户走访都要带上医药箱,背上常用药,既为像何义福这样的病人诊疗,又对村民进行慢性病随访。
  刘兴佳在中河村担任村医18年,除了为前来求医的病人诊疗外,他要背着药箱步行上山为老人、残疾人看病送药,为全村136户424人建立“一户一册”健康扶贫档案,还要完成镇卫生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刘兴佳帮扶的贫困户都住在生活环境恶劣、交通条件落后的地方。在移民搬迁政策下达后,想着乡亲们终于可以住上楼房了,刘兴佳喜上眉梢。可是,当他入户宣传政策时,没想到被泼了一盆冷水。张远国、刘兴书、刘高平等贫困户不愿意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刘兴佳没有因此而气恼,反而十分理解,农村人离开土地,断了生活来源,自然内心不踏实。
  理解了贫困户的担忧,刘兴佳就加大入户频率,与他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寻找适合发展的产业。后来,山上的村民都搬迁到安置点集中居住。贫困户刘高平利用老宅基地改造发展养殖业,政府给圈舍每平方米奖补300元,还在上学的孩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卧室。
  “石泉是‘金蚕之乡’,蚕桑产业是石泉县的特色产业。这些年,蚕茧价格稳定,村里闲置的土地多,所以我决定发展蚕桑产业。”这是刘兴佳决定流转土地种植桑树时的想法。
  刘兴佳通过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村民发展蚕桑产业,他还聘请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充当技术指导员。
  这些年,刘兴佳尽职尽责的态度和细致周到的服务,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信任。他的多面人生,无论怎么变,为村民服务的心始终没有变。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