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他山之石
“鸭保姆”“鱼保姆”助农增收
  秋日的余晖洒落在金黄的稻田上,一株株稻秆随风轻摆,沉甸甸的稻穗欢快地舞蹈着。黑龙江省桦川县农民赵鸿黝黑的脸上写着满足:“看这样,今年又能多赚两万多块钱了,多亏了俺这‘鸭保姆’和‘鱼保姆’”。
  赵鸿口中的“鸭保姆”和“鱼保姆”实际是一种“鱼鸭稻共育”立体栽培模式。“鸭、鱼在田里活动能促进水稻生长,还能吃杂草、害虫,鸭、鱼粪便能当肥料,进而生产出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绿色有机高端米。”他说。
  在桦川县星火乡“鱼鸭稻共育”试验田里,成群的青蛙在地里鸣唱,却始终没见到“鸭保姆”和“鱼保姆”的踪影。“鸭子吃鱼,怎能共存?难道这只是一个哗众取宠的营销噱头?”
  面对质疑,星火乡党委书记孙立新笑着说:“我们一般每公顷放养1.5万至2万尾鱼苗,前期鱼苗能除草,后期小鱼为鸭子提供饲料。等到秋天每公顷还能剩下1500至2000尾鱼,大个鲤鱼能长到半斤,鸭子也能长到2斤半。这些鸭子和鱼可都是绿色食品,能卖不少钱呢!”
  对农民来说,宝贵的绿色生态也有“账”算,不仅省去了农药、化肥投入,还能赚得绿色种植和养殖的“小金库”,每亩增收达300元以上。“我们明年将进一步扩大鸭、鱼稻生产规模,还要引进和改造韩国、日本的先进技术,将科研成果写在稻田里。”孙立新筹划着。
  (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