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渡口,见证回家路……
  春节:不一样的回家路
  本报记者 姚远
  通村公路已经开通,村民不再摆渡回家。隆冬时节水库干涸,但在留坝县青桥驿镇木龙沟渡口,龙海军每天还要来到这里,看一眼他割舍不下的渡船。
  青桥驿镇古时是褒斜栈道的一个驿站。两山夹着的水道,形成褒河水库。新开岭和两岔河两个村被水库隔绝开来,123户300多人的出行,往返316国道,从褒谷口往北的木龙沟渡口,摆渡成了最便捷的方式。否则,就要绕行4个多小时。
  今年54岁的龙海军就生长在新开岭村。从上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龙正江接掌船筏,让隔河相望的路不再遥远,这一坚守,就是28年。
  “之前好几个摆渡人,断断续续干了几年,但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龙海军说:“我父亲起早贪黑,每天不知要跑多少趟,常年蹲守在那里,方便往返的老乡。”
  摆渡是个苦差事。木船上不但要坐人,还要运送化肥、粮食、生猪等。“我父亲水性好,力气也大,很多重物资,都要靠父亲搬运。”龙海军说。
  父亲摆渡,收费从原来的一角、两角、五角,到现在的一元两元。“都是相邻乡亲的,有时候不出钱也让坐。”
  在龙正江手里,划坏了两只竹筏和三只木船。2001年,从安全角度考虑,政府给买了一条小铁船。2010年,又更换成柴油机驱动的机动船。
  龙海军兄妹六个,他排行老三,曾在四川当过兵。家庭人多生活困难,龙海军便在外面杀猪卖肉养家糊口。
  眼见父亲年龄大了,又不会驾驶机动船。“父亲想让我接班开船,给我做了很多次工作。”2014年4月,龙海军“子承父业”掌管船筏,就像他父亲一样继续坚守。
  两年前,龙海军在渡口旁边盖了4间平房,方便乡亲们遮风避雨。“我开船的时候,父亲八十多岁了,还喜欢坐在船上晒晒太阳,看看这里的风景,他是放心不下啊。”
  2017年7月,龙正江老人去世。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当年老人划船的影像资料,龙海军只有把怀念留在心底。
  龙海军的家住在半山腰,虽然紧邻公路,但要到渡口,需要走六七十度的陡坡路,10多分钟才能赶到。
  渡口距离国道130多米,水深30多米,就这点距离,让山里不少乡亲纷纷搬离,到河东店镇和勉县安居置业。
  因为最近水库放水干涸着的,两艘铁船被拴在树桩上,静静地躺在岸边,似乎时刻在等着召唤。对岸的316国道上,车辆呼啸而过。
  2017年9月,投资1200多万元,全长10.8公里的青(桥驿)两(岔河)通村公路正式开通,解决了几代人的出行难。
  路通了,摆渡过河的人少了。去年3月,龙海军买了一辆面包车,让儿子跑起了运输。他自己打算利用自家住房开办农家乐,再在后山林地里养些土鸡。
  路通了,原来走出去的乡亲们,现在渐渐地又回到了家乡。昔日沉寂的村庄,变得有生机和活力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