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石光银:茫茫沙海上书写绿色传奇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记者 雷魏添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有一张照片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张照片记录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壮阔场景,反映了陕西生态建设的成就。建设绿色陕西,离不开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就是这些治沙英雄中的一位。
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沙丘连绵,植被稀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月3日,尽管时值寒冬,但整个白泥井镇依然不乏绿意,树木和被树木包围的温室大棚满目皆是。这便是石光银几十年来带领乡亲们书写的绿色传奇。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沙尘暴来袭,把我和5岁的小伙伴赵虎娃刮出了10多公里远,我父亲找了3天才找到我,而赵虎娃被风沙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从那时起,我便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战胜‘沙魔’。”今年已经68岁的石光银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开始鼓励群众承包荒地,种草、种树治理荒沙,这给了石光银极大的动力。“植树造林,治理荒沙,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从朋友那里借了2万元,再贷款3万元,一共凑了12万元投资买树苗,并联合7户村民,与他们一起治沙。”石光银说。
石光银的“治沙战役”首先在风沙肆虐、十年九旱的“狼窝沙”打响。他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所有人都住在荒漠里,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硬到啃不动的干饼子,实在干不动了就一人喝上2两酒,借着酒劲儿坚持干活。在治沙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时遇上沙尘暴,风暴经常就把人刮跑了,我们就得赶紧停下来去找人。”
在石光银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从1984年到1989年间,整个“狼窝沙”的5.8万亩荒沙得到了彻底治理,他们种下的乔灌木成活率达90%。
有了“狼窝沙”的治沙经验,石光银对治理荒沙有了更大的把握和充足的信心。1986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他对大伙说:“咱们是股份制,只要能吃苦、肯干就算是入股了,咱们联手治沙,向沙漠要效益。”数十年来,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当地群众自发踊跃承包治理荒沙、盐碱地。如今在定边县,治理的荒沙达25万亩。
治沙为脱贫,脱贫再治沙。如今,石光银实现了“向沙漠要效益”的梦想。通过移民搬迁,许多白于山区的贫困户搬到了这片曾经的“沙海”。同时,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休闲旅游、苗木培育、畜牧养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使1500户农户受益。如今,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元提升到1万元左右。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记者 雷魏添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波澜壮阔三秦华章——陕西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上,有一张照片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这张照片记录了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的壮阔场景,反映了陕西生态建设的成就。建设绿色陕西,离不开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石光银就是这些治沙英雄中的一位。
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沙丘连绵,植被稀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情的沙尘摧毁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月3日,尽管时值寒冬,但整个白泥井镇依然不乏绿意,树木和被树木包围的温室大棚满目皆是。这便是石光银几十年来带领乡亲们书写的绿色传奇。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沙尘暴来袭,把我和5岁的小伙伴赵虎娃刮出了10多公里远,我父亲找了3天才找到我,而赵虎娃被风沙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从那时起,我便发誓长大后一定要战胜‘沙魔’。”今年已经68岁的石光银回忆说。
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开始鼓励群众承包荒地,种草、种树治理荒沙,这给了石光银极大的动力。“植树造林,治理荒沙,只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卖掉了家里的84只羊和1头骡子,还从朋友那里借了2万元,再贷款3万元,一共凑了12万元投资买树苗,并联合7户村民,与他们一起治沙。”石光银说。
石光银的“治沙战役”首先在风沙肆虐、十年九旱的“狼窝沙”打响。他说:“那时候,生活条件很差,所有人都住在荒漠里,吃的是从家里带来的硬到啃不动的干饼子,实在干不动了就一人喝上2两酒,借着酒劲儿坚持干活。在治沙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时遇上沙尘暴,风暴经常就把人刮跑了,我们就得赶紧停下来去找人。”
在石光银和乡亲们的不懈努力下,从1984年到1989年间,整个“狼窝沙”的5.8万亩荒沙得到了彻底治理,他们种下的乔灌木成活率达90%。
有了“狼窝沙”的治沙经验,石光银对治理荒沙有了更大的把握和充足的信心。1986年,石光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股份制农民治沙公司。他对大伙说:“咱们是股份制,只要能吃苦、肯干就算是入股了,咱们联手治沙,向沙漠要效益。”数十年来,在石光银的带领下,当地群众自发踊跃承包治理荒沙、盐碱地。如今在定边县,治理的荒沙达25万亩。
治沙为脱贫,脱贫再治沙。如今,石光银实现了“向沙漠要效益”的梦想。通过移民搬迁,许多白于山区的贫困户搬到了这片曾经的“沙海”。同时,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休闲旅游、苗木培育、畜牧养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使1500户农户受益。如今,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也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300元提升到1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