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核心示范 带动旱区 服务全国
——国务院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批复》解读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杨耀军
  在杨凌示范区迈入第3个10年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历史节点,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杨凌示范区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
  《批复》进一步明确了杨凌示范区的定位、建设目标及政策支持等。这一《批复》是国家层面对杨凌示范区今后发展的重大规划,也是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批复》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提出了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第二部分从5个方面提出了35项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第三部分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杨凌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
  “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是《批复》对杨凌示范区的定位。这就要求杨凌示范区要进一步加强区校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农业科教资源优势,以及在全国建立的312个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区基地的作用,树样板、做示范,手把手带着农民干,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即“三区三高地”。这是国家对杨凌示范区的一个远景规划,也是国家赋予杨凌示范区的新使命。
  《批复》下发后,在杨凌示范区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好批复精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多位专家学者以及杨凌示范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从《批复》继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发展政策支持力度等5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进一步诠释了《批复》对杨凌示范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尤其是打造杨凌示范区升级版工作的重要引领作用。
  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要积极发挥区校融合优势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西部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霍学喜
  杨凌作为我国首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要加快前沿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并将其转化成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力。
  杨凌要站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前沿,就应该发挥区校融合优势,利用基础领域的科研资源,在这方面有所思考和研究。要鼓励企业资本和民间资本高比例进入科技领域,融合应用技术和创新领域,推动企业向科技化、机构化转化。要把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放在首位,促进生物育种等涉农新兴产业崛起。同时,在前沿农业科技方面,生物科技变革、信息技术革命、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变革、农业工程生态化绿色化、农业科技创新及技术推广环境安全化等方面都需要持续广泛关注。
  在创新发展方面,杨凌示范区要密切关注国家粮食安全,尤其是农业生态、农业环境等重点领域。杨凌在这方面虽然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站在国家需求层面上看依然差距较大,尤其是在服务重大疫情管控、监测、补偿政策方面还存在短板,应该持续关注并加以探索。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现行政策在推动农村土地承包权“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改革等方面存在不足。作为杨凌,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新过程中,应该引领全国。
  在对待由数量型农业向高效益、多功能的质量保障型现代农业发展方面,杨凌示范区在制定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科技政策导向;在对待促进资源依赖型农业向高度科技依存型现代农业发展方面,要重视链条化的研发规划和推动集成创新,推动高新技术和农业深度融合。
  此外,杨凌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创新””互联网+农业”,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于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模式,链条化组织创新,制定农业技术、加工技术、食品技术的规程和标准;高度重视大学研究机构,完善创新政策,探索全网络化的创新思维与战略、创新规划与设计、创新制度与机制、创新政策与措施和创新治理与监管经验和做法;准确理解新常态下推进农业创新创业的诱导力(政府区域发展政策调整和优化)、支撑力(土地治理、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力(科技进步)、拉动力(消费结构转变及市场结构升级)等四个方面动力,四力齐发,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
  积极开展涉农改革创新试点 要做好现代种业这篇大文章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
  杨凌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涉农改革创新,首先,杨凌要在现代种业发展方面开展积极改革创新。杨凌农作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科研及农作物育种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世纪50年代的“碧蚂1号”,60年代的“丰产3号”,70年代的“矮丰3号”,我国这3个里程碑式的小麦主栽品种更新换代全部来自杨凌。
  20世纪80年代,李振声院士在杨凌培育出了“小偃”系列小麦良种,近年来王辉教授又培育出了“西农979”等一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如何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优势和农作物育种优势,在现代种业发展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推动形成种业集群和种业品牌,是杨凌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次,杨凌在金融改革领域应该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也是现代农业的核心。
  近年来,杨凌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农业生物资产、农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方面做了大量改革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难、资金筹措难、农村产权变现难等突出问题,得到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响应,试点效果良好。下一步,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杨凌还应在农业生物资产抵押、农村普惠金融、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领域,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破解农村金融“贷款难、贷款贵、贷款长”难题,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批复》中提及让杨凌示范区积极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就是在搞农技推广的时候,不仅仅要靠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也要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纳入其中,发挥“两只手”的协同效应,推动社会资本、工商资本进入农技推广领域,形成分工合作、高效协同、有机衔接的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
  在探索农业科技扶贫新模式方面,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托驻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颇具杨凌示范区特色的科技扶贫新道路。
  开展金融改革创新 要用活金融杠杆提升区域竞争力
  ——访杨凌示范区管委会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恒
  杨凌示范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一直都是全省最活跃的区域,在农商行改制、农业保险创新试验区建设、农村产权抵押贷款、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同时,在新时代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也还有很多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困难需要去破解。
  《批复》中指出,研究推动杨凌示范区开展国家产融合作试点,探索农业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有效形式。对杨凌来说,产融合作主要指现代农业与金融的紧密结合,通过金融助力现代农业的发展壮大。
  《批复》指出,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农林畜牧生物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农业融资难主要体现为抵押担保物的缺乏。通过探索扩大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将进一步有效化解农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政府也要通过创新保险产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财政贴息等方式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以市场化的方式在降低融资成本的同时让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企业更有信心。
  《批复》中提到的农业保险等,这项政策主要要求杨凌要发挥农业保险创新示范区的优势,探索农险业务从单一补偿向多元服务转变的路径。保险既要“保成本”起到帮助恢复生产的作用,又要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期货市场“保价格、保收入”,让农业有奔头,让农民有体面。
  《批复》指出积极支持杨凌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我们还要借助《批复》的政策东风,发现和培育更多的后备上市企业,并推向资本市场,通过资本的杠杆加速发展,成为杨凌示范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打“产城融合、镇村互动”组合拳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征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杨凌出台了《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就2018—2050年杨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具体方案。
  杨凌作为“农科城”,产业的选择就要结合农产品生产交易、农业科技推广、种子产业等。城市发展过程中也要给产业提供基础设施、人才等便利条件。产业和城市应相互促进发展,以产业兴城,以城市促产业发展壮大。而“镇村互动”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乡镇和基层农村加强沟通、增强互动,使政策和信息能够更好地上传下达,达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步调一致。
  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其次,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充分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制定符合村情民情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再次,要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更多帮助。最后,要给农民以充分的尊重,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价值感。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在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杨凌在创新农业建设用地方面的探索,能利用好农村闲置资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发展。
  下一步,在创新完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方面,杨凌示范区可以探索建立线上平台,形成线上线下培训的结合,线上提供老师授课视频供学员学习,打破培训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建立线上互动平台,组织老师解决学员实际生产难题。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要建好农业对外开放的“试验田”
  ——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秘书处办公室副主任康继乐
  1997年国家设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和省内共建”的领导管理体制。21年来,杨凌示范区不断用实际行动认真履行国家赋予的使命。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杨凌示范区是3个自贸片区之一。作为全国唯一的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更是国家新一轮高水平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领跑者”。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杨凌示范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设“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至今,杨凌同以色列、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合作交流关系,与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签订了加强农业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农业自然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我们要通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中国农业科技比较优势,创新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批复》中提及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丝绸之路沿线12个国家的59所涉农大学和科研机构于2016年成立的,经过2年多的发展和完善,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76家成员单位加入创新联盟。《批复》中提及的进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涉外服务平台的建立,对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对科研机构来说,这些涉外服务平台的建成,对进行相关国际合作研究和交流将更加方便,将极大地推动杨凌在国内外农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杨凌也必将成为西部地区开放层次高、优惠政策多、功能齐全、手续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