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三拉架子车
  白水 王孝文

  架子车,在运输工具艰难的年代,为农民解决了世代难以克服的困难,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1961年冬天,我们几个有架子车的,揽下从离家六七十里的白石河向新开的东坡煤矿送料石的活路。一大早,一行5人,5个架子车,便开始了有生以来首次靠架子车挣钱的生活。
  从焦段河到白石河,河上用柳棍搭成临时小桥,软溜溜的桥面铺些柳枝条、烂草根,上面再垫些泥土,桥面很窄,仅能通过一辆架子车。桥下是冰冷的河水和冰块,而我们拉的石头则是大方料石,一车十几块,一千多斤,从早到晚,只能拉一次。一路多是慢上坡,需要人推。最危险还是小桥面,早晚一冻,硬邦邦,中午太阳一晒,又粘又滑,稍不小心,就会连人带车掉进河里。
  第二次长途奔波是在1962年夏天。出发那天,遇上当年最大的一场暴雨,一行8个车子,每人都拉上千斤的瓷碗,饿了啃些冷馍,渴了喝些凉水,真正体验到了风餐露宿的滋味。我们的目的地是华阴,不料到达凭信,南山乌云翻浪,暴雨真的来了。第二天雨停了,又该赶路了。虽说离渭河畔仅有5里远,我们在泥泞中竟拉了大半天。车轱辘全陷在泥水中,实在是拉不动。有位长者,用力过猛,绊绳断了,翻了筋斗,一头插进稀泥中,头脸像泥糊了一样。天黑前,好不容易才拉到渭河岸。
  要说拉车之苦,莫过于第三次。我们从白水的贺苏粮站往富平火车站拉粮食。时间是1963年正月二十三,这次共13辆架子车,天不明就迎着凛冽的寒风出发,下坡毕竟省力,过了小石桥,便是上坡路,车子犹如大山一样重,这时天已黑,大家也疲惫不堪,便在河畔歇脚。
  到了半夜,领队者吆喝大家起来,设法拉上坡。几个人送一个车子,一个一个转,一段一段上。于是,平稳路段,两人一辆车,大多数三人一组,最陡的地方,五六个人一组,一次只能推两个车子,如此反复往返,十里坡能走百里之遥。
  拉上千斤粮车,似乎一路都慢上坡,车子也越拉越重。领队者看日影,掐时辰,屈指一算,赶次日中午要按期交货,否则要扣运费。
  一夜地拉车,好不容易在上午10点到了富平车站,交了粮,取了款,大家就像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一样欢欣雀跃。富平的菜园吸引了几位年长者的注意。对家乡来讲,正是一年青菜最缺的季节,问了价钱,比白水便宜。大家一合计,所有运费全买了青菜。第二天就是白水的集会,必须赶早饭前出手。否则,误了时辰,就会赔钱。
  赶到白水街头,太阳已升很高了,幸好青菜稀缺,很快一抢而空。我们拉车又多赚了一笔钱,这笔用血汗换来的钱,装在衣兜,带上体温,暖到人心。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农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手扶到四轮,再到大型拖拉机、收割机、农用汽车的普及,曾经令人眼热的架子车,悄然退出了人们的视线,这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