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他为我们村的脱贫出了大力咧!”
——记乾县注泔镇南注泔村“第一书记”王磊
    王磊(右二)傍晚时分到贫困户家中走访。

  陈战地 本报记者 王琦 文/图
  王磊,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是一位文绉绉的年轻人,乍一看给人的感觉有些书生气。但乾县注泔镇南注泔村的乡亲们却不这么认为,都说:“甭看我们的“第一书记”年轻,平时话也不多,但办起事来却是‘捶布石对磨石实打实’。他为我们村的脱贫攻坚的确出了大力咧!”
  南注泔村地处“旱腰带”,位于乾县东北部,距县城23公里,翻越两道大沟才能到达。全村由八甲、六甲、铁王、北场里和上围墙五个自然村组成,是乾县北部出了名的“贫困村”。
  在接到任南注泔村“第一书记”通知的那一刻起,王磊就通过各种渠道搜索南注泔村相关的信息,试图提前了解并思考如何开展工作。然而,当他放下行李,来不及抖落满身的疲惫,急切切地走入村庄后,才发现之前了解的与现实大相径庭,隐藏着的是他做梦都想象不到的贫穷和落后。
  王磊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村上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后来,先是在王磊和村支书努力协调下,在市扶贫办申请到阵地建设启动资金15万元。随后,王磊又陆续在县相关部门筹措资金25万元,村级阵地、文化广场、卫生室、幸福院同时开工。
  相关设施的配套,一下子拉近了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2017年,南注泔村被市县两级评为“党建示范村”。
  南注泔村90后王璐,经过在外打拼,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王磊鼓励他回村创业,与他先后到韩城、杨凌、兴平等地,考察了御石榴、金秋红桃、双矮苹果、蔬菜、花椒种植基地。通过各地考察、与各行业专家老师交流,两人最终敲定在村里发展双矮苹果、大红袍花椒、大棚蔬菜等中长期产业。
  王磊很快组织了50余人的参观团,参观了梁山官地双矮苹果基地、阳峪富林基地,乾县苹果综合试验站,发动群众大搞果树建园。他还协助王璐成立了“乾县重农裕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三统一”模式,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同时,积极联系果业局,争取到双矮苹果苗木3万余株,邀请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栽植。
  不到三年时间,南注泔村建成了300亩双矮苹果示范基地,淘汰老果园500亩,建设大棚蔬菜示范基地3个,建设花椒基地1006亩。
  为积极推进“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的创新发展思路,王磊采取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劳务入股、配资入股等多种方式,按照“党建+基地+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全村68户贫困户,已全部加入合作社。目前,户均分红1500多元。南注泔村为此荣获了省、市、县三级“三变改革示范村”。
  贫困户王俊粮常年在家无所事事,妻子残疾,在家务农,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房子还是危房。针对这种情况,王磊为其定做了脱贫模式,帮助他家多方筹集资金63000元,建造了小型烙面加工厂。
  就在各项政策落户到位的时候,王俊粮有次在给妻子帮忙时手指被切面机切断了。王磊立即开车将其送往医院,交了5000元的住院费办理入院,并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医院骨科主任,让主任为其找最好的专家、用最好的药物,保住王俊粮的手。王俊粮感激得痛哭流涕:“王书记,你是真的为民办事啊!”如今,王俊粮家人均收入超过了1.5万元。
  如今,南注泔村的面貌大变了,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王磊本人连续两年荣获“咸阳市优秀第一书记”称号。现在,他又去乾县阳峪镇田家坳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开始了扶贫路上的再出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